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供配电技术 \ 关于高电阻接地方式标准IEEE 的介绍

关于高电阻接地方式标准IEEE 的介绍

发布于:2015-07-16 23:40:16 来自:电气工程/供配电技术 [复制转发]
发电机中性点采用电阻接地方式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的间歇性弧光暂态过电压和两次(或多次)重烧的动态过电压。美国在30-40年代,对高阻接地方式进行暂态仿真试验,给出了重燃弧过电压与中性点接地电阻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4]。研究表明,发电机单相接地、任意重燃次数的过电压数值Utr与中性点电阻的功耗(kW)、三相定子绕组对地电容的无功伏安(kVA)有关,当二者的比值γ≈1.0时,Utr=2.6Eph(Eph为额定相电压),这相当于新机出厂试验电压3.5Eph的75%,进一步减小中性点接地电阻值R(即增大电阻的功耗),对减小Utr的作用已不明显,因此得出结论:为确保发电机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电压

2041046119-0.jpg

(式中C0为发电机电压回路每相对地电容值),IEEE的相关标准正是引用了这个结果。

2041045S0-1.jpg

因此在ANSI/IEEE C37.101—1985《发电机接地保护导则》中,对负载电阻值R的要求是,当在发电机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阻器中的功率损耗应等于或大于发电机电压回路对地电容的无功功率损耗,以限制发电机过电压在2.6倍相电压以下;流过中性点接地电阻的电流(配电变压器一次值)不超过5A;接地点的故障电流不超过25A,以防止铁心损坏。

2041046119-0.jpg


2041045S0-1.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供配电技术

返回版块

97.86 万条内容 · 208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电阻和消弧线圈并联接地方式的分析

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达到正确选线、降低过电压倍数和消谐的效果。 高电阻并联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主要由接地变、700欧姆电阻、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检测器和控制器等组成。在测量系统Ic时一般利用消弧线圈中的电感和串联电阻计量,本方案由于电阻与电抗并联故需换算,中性点的电阻与电抗器用串联或并联方式接入电网,见图1。其换算关系为 由于电阻与电抗并联,等值于电阻与电抗的串联,因此,即使在全补偿状态下也不会产生串联谐振。但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一般要求消弧线圈脱谐度不宜过小,防止在谐振状态下使电阻长期通流发热而烧毁电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