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铁路工程 \ 京沪高铁天津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

京沪高铁天津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技术

发布于:2015-07-01 19:29:01 来自:道路桥梁/铁路工程 [复制转发]
一、京沪高铁天津特大桥连续梁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区主要工程数量:桥梁总长16.274km,540个桥墩,其中钻孔桩4882根,桩径分别有1m、1.25m和1.5m三种;承台490个,墩身490个。连续梁四处:跨规划112国道(48+80+48)m,跨104国道(45+75+75+75+45)m,跨津保高速公路(40+64+40)m和跨主干道二(32+48+32)m。
  1、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防落梁钢筋混凝土块浇筑→支座安装→临时固结→0号块支架现浇→1#块支架现浇→挂篮拼装预压→中间节施工→边跨合龙→中跨合龙→附属施工。
  2、0号块、1号块施工工艺流程
  支架搭设→底模铺设→支架预压→底模标高调整→外侧模支立及加固→中隔板钢筋绑扎→底腹板钢筋绑扎→底腹板波纹管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安放→中隔板及内模支立加固→内模调整→端模支立架固→顶板钢筋及波纹管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张拉槽防护→预留孔预埋件安装→清理底模杂物→砼浇筑→养生等强→拆内模松外模→张拉→压浆→拆外侧模→横向封锚→拆除支架。
  3、挂篮拼装施工工艺流程
  挂篮到场→主桁对拉→联结系拼装→模板打磨→垫块铺设→走道梁安装→主桁吊装临时固定→主桁锚固→联结系安装→前上横梁安装→吊带吊筋安装→底模平台拼装→底模平台提升安装→挂篮预压→外导梁吊环安装→外导梁及外侧模拼装→外导梁及外侧模提升安装→内导梁及内模托架安装→模板与已浇段砼密贴检查调整。
  4、中间节施工工艺流程
  挂篮前移→中线调整→主桁后锚固→底模后锚固→底模抄平→底模前吊带收紧→侧模桁架收紧→侧模拉筋加固→绑扎底腹板钢筋接长纵向波纹管→立内模(或收紧内模)及端模→绑扎顶板钢筋及波纹管→预埋件安装→砼浇筑→养生等强→纵向张拉→竖向张拉→挂篮前移至下一节段→横向张拉→压浆。
  5、边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
  吊架安装调整→临时锁定骨架焊接→临时锁定预应力张拉→钢筋绑扎及支模支立→合龙段两侧压重→穿边跨纵向预应力筋→边卸两侧压重边浇筑合龙段砼→纵向预应力束B10~B13、T11及竖向、横向预应力筋张拉→压浆→封锚→拆边跨现浇段支架
  6、中跨合龙段施工工艺流程
  拆除次边墩临时固结→张拉边跨B14~B16→中跨吊架安装调整→退挂篮或拆不用的挂篮→临时锁定骨架焊接→临时锁定预应力张拉→钢筋绑扎及支模支立→合龙段两侧压重→穿中跨纵向预应力束→边卸两侧压重边浇筑合龙段砼→拆除吊架→拆除中墩临时固结→检查永久支座上下摆连接板是否打开→张拉B1~B9、T12→压浆→封锚→拆除中跨临时锁定骨架。
  二、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特点
  悬臂浇筑连续梁桥施工中标高控制的特点是,已完成梁段的误差无法调整,而未完成梁段的立模标高只与正装模拟计算有关,与已完成梁段的误差基本无关。因此,在自适应施工控制原理的下半环,即控制量反馈计算,在连续刚构施工控制中一般不起作用。同时,上半环,即参数估计及对计算模型的修正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与实际施工过程相吻合的计算模型计算出的预报标高才是可实现的。
  大跨度连续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的线形和受力最大限度地与设计状态相吻合。而连续梁的施工通常采用分阶段逐步完成的施工方法,结构的最终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施工过程以及结构体系转换过程,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的变形计算和受力分析,是桥梁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内容。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全面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和控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自引入悬臂施工方法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得以全面发展,该类桥型已成为我国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对采用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为确保桥梁结构合拢精度,成桥线形与内力符合设计要求,运营一定时间后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标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挠度变形和控制截面应力进行监测,并与设计值比较,然后调整其误差。采用悬臂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误差很难消除,所以,对下一阶段的状态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在桥梁线形的监控中,采用结构分析程序对桥梁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并根据施工监测数据,在施工过程中对立模标高进行预测和调整。由于结构参数、施工工艺、施工监测、结构分析计算模型、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徐变、施工管理等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使线形控制成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施工过程中连续主梁线形监控方法
  主梁线形监控方法包括平面线形监控方法和高程线形监控方法。本桥主梁平面线形控制主要是监控每施工一个主梁节段,桥轴线实际平面坐标是否与设计平面坐标吻合。本桥施工中未对桥梁的平面线形进行预偏处理,仅在每阶段施工后对平面线形的变化进行观测,若出现与设计偏差较大情况时,再分析原因进行处理。本桥平面线形监控测点布置在主梁轴线上距现浇梁段前端截面2cm左右。根据天津特大桥施工监控监测方案,本桥平面线形控制精度:桥轴线平面偏差<1.5cm。测量精度要求±25。平面线形监控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平面线形监控操作流程

  主梁高程线形监控主梁高程监控是本桥监控的重点之一。高程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使主梁实际施工线形尽可能地与目标线形吻合。测点布置本桥悬臂主梁上的测点布置在顶板上。测点纵向位置:距现浇段前端2cm,横向位置:截面由翼缘向内侧2m。测点桩由中12mm钢筋制作,同时露出混凝土面高度控制在2cm左右,顶端要求打磨。测点底部要支撑在模板上,整体牢固焊接在钢筋上,并对测点周边钢筋进行加固,确保测点不受局部钢筋变形的影响。
  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仪(DSI)和精密水准尺(可精确读到0.5cm)。为了保证能准确分析测量结果,本桥采用工程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等级。实测结果表明,这样的精度能满足监控的要求。本桥高程测量的基准点设在各主墩顶0号块上,并定期对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以保证高程测量的准确性。随着主梁逐节段地施工,主梁上的测点不断增多。如果每阶段测量都测现浇段和己浇段上的测点势必工作量增大而影响施工进度。本桥的做法是在标准循环状态时的第五个监测阶段测量现浇段和已浇段。测已浇段的目的是看每施工一个主梁节段后实测线形、索力和应力与理论线形、索力和应力是否吻合。本桥实践表明,这样做测量与数据分析的效率最高。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铁路工程

返回版块

6.76 万条内容 · 12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SMW工法在地铁深基坑中的应用介绍

1 概述  SMW工法是Soil-Mixing Wall的简称,最早由日本成幸工业株式会社开发成功。SMW工法是利用专门的多轴搅拌机就地钻进切削土体,同时在钻头端部将水泥浆液注入土体,经充分搅拌混合后,再将H型钢或其他型材插入搅拌桩体内,形成地下连续墙体,利用该墙体直接作为挡土和止水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止水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环境污染小,特别适合城市中的基坑工程。   2 工程概况  嫩江路车站位于中原路、嫩江路交叉口,为地下一层半侧式站台车站,人行联络通道和电缆通道及环控通风通道设在顶板下夹层内。嫩江路中原路上交通繁忙,地下管线众多,周边紧邻居民小区。车站施工期间中原路和嫩江路上交通不能断,中原路现站位处有埋深6m的φ1 500污水管和φ2 460雨水管及埋深3mφ900给水管需搬迁车站一侧。根据本车站的周围环境分析,车站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为二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