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重锤击实在高填方路基中的应用介绍

重锤击实在高填方路基中的应用介绍

发布于:2015-06-29 15:29:29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高填方路基工后沉降导致路面破坏,行车不适,特别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该问题尤为明显。工后沉降速度缓慢、延续时间长,甚至在通车两年以后还在下沉,使得路面养护难度增大,几乎每年下沉每年处理,有的单位采用钻孔注浆的办法进行处理,不但费用高,而且得中断交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效果不佳。今年处理了第二年又下沉了,令养护单位非常头疼。其原因除了在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控制不严外,还与湿陷性黄土的固有特性有关。路面铺装后路基内毛细水上升,地表水及边坡水的渗入,路基冻胀的影响,导致路基内含水量急骤增加。这在路面处理时挖开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排水不良地段,路基含水量几乎达到饱和状态。含水量的增大,使得路基的承载力下降,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势必导致路基的下沉。
   汾离高速公路全长77.7公里,湿陷性黄土路段达70%之多,10米以上的高填方占路基总长的45%,如高填方的压实控制不好,势必会造成通车后路基下沉,路面平整度大幅度衰减。为此,在路基施工中,业主公司通过大量的试验论证,采用了重锤击实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运行一年多来,路基基本无明显下沉,路面平整度良好。
   2003年5月22号至29号,我们在第二合同段K6+781.4~+895.9段进行了重锤夯实试验,以确定锤重、落距和夯击次数,达到最佳的夯实效果,从而指导施工实际。
  1、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重锤夯机二台,锤重33KN,落距8米,锤直径1.46米,水准仪一台,轻型触探仪一套。
  2、试验方案
  2.1、按正常碾压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每层填土含水量和松铺厚度,压实完毕后保证表面平整度。然后按规范要求检测含水量和压实度,压实度达90%以上后,开始试夯。
  2.2、夯机就位,用水准仪测量锤顶高程。
  2.3、将锤提到8米处,自由下落,测量锤顶高程,重复夯打,每次都测量一次锤顶高程,直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在5厘米以内时换点。
  2.4、换点后按以上步骤再打,锤间距为零。
  2.5、用同样的方法,在另一段按最后两击平均沉降在2厘米以内控制,进行试验。
  2.6、4-7天后检测地基承载力。
  3、试验结果如下:
按5厘米沉降量控制观测记录 表一
夯击数

沉降量

  点位
1

2

3

4

5

1

11.5

5.2

2.8

2.6


2

13.0

5.0

3.0

3.0


3

11.0

7.2

4.4

2.3


4

14.5

9.1

3.0

5.7

3.5

5

12.6

8.3

2.5

2.4


6

6.5

7.3

4.9

2.0


7

9.6

5.6

3.8

4.2

3.6

8

8.7

4.3

6.7

3.0

1.4

9

10.2

4.1

6.3

2.8

3.2

10

13.9

7.3

2.5

2.3



按2厘米沉降量控制观测记录 表二
夯击数

沉降量

  点位
1

2

3

4

5

6

7

8

9

1

10.5

8.5

5.0

3.0

4.0

2.5

3.0

1.0


2

13.0

7.5

3.0

3.5

3.5

2.5

2.0

1.5


3

6.0

3.0

11.5

4.5

2.5

4.0

4.0

2.0

1.5

4

11.5

8.0

5.5

0.0

3.5

3.5

2.5

1.0


5

12.5

7.5

3.5

5.0

3.0

3.0

0.5

0.5


6

11

7.5

5.5

0.5

3.5

4.5

1.0

2.0


7

11.5

6.5

1.5

5.0

3.5

1.5

1.0

3.0


8

11.0

6.5

4.5

4.5

2.0

3.5

3.0

1.5


9

11.0

5.0

3.0

5.0

0.0

3.5

3.5

1.5

2.0

10

10.0

7.0

5.5

4.5

2.0

5.0

3.5

2.5

1.0

11

11.0

7.0

3.5

3.5

3.0

2.0

3.5

1.0

1.5

12

11.0

3.5

5.0

4.0

3.5

3.5

2.5

1.5


13

13.5

10.5

4.0

2.5

2.5

6.0

0.5

1.0


14

14.5

6.0

1.0

6.5

2.0

3.0

3.0

0.5


15

9.0

6.5

3.5

6.0

3.5

3.5

1.5

1.5


从表一可以看出,每点夯击5锤后,最后两击沉降量小于5厘米,累计冲击能量为33×8×5/3.14×(1.46/2) 2=789(KN·m/m2)
  从表二可以看出,每点夯击9锤后可以满足最后两击平均沉降量小于2厘米,累计冲击能量为33×8×9/3.14×(1.46/2) 2=1037(KN·m/m2)
  4、承载力的变化
   表三
点位

最大深度

(cm)

原地面承载力

(kpa)

四击四天后承载力

(kpa)

四击七天后承载力

(kpa)

1

0-30

159

384

>429

30-60

168

424

>429

60-90



294

90-120



307.5

2

0-30

163

263

411

30-60

159

272

357

60-90



325.5

90-120



280.5

3

0-30


384

390.5

30-60


213

330

60-90



330

90-120



294

4

0-30


204


30-60


285


平均值


162.65

303.63

391.08


  由表三可以看出,重锤击实(4锤)四天后承载力平均提高87.1%,七天后提高141.0%,重锤击实后,由于土体的重新固结,承载力随时间在不断提高,7天后的承载力较4天的承载力提高了28.8%,承载力的影响深度在1.2米内最小达280.5kpa,比原地面承载力提高了72.9%。
  5、结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重锤击实后承载力明显提高,影响深度在1.2米以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土体重新固结后,承载力有较大的增长,因此重锤击实是对土体强制压缩,减小空隙率,提高密实度及承载力的有效方法。
  6、实际应用及施工控制指标
  6.1、填方地段如原地面系Q3黄土,宜采用重锤夯实。
  6.2、高填方(填土高度大于10米)填土高每2米采用重锤满夯一次。
  6.3、夯前压实度达90%以上。
  6.4、重锤要求不小于40KN,落距不小于6米,夯实遍数根据锤重、落距及锤的触地面积,由现场试验确定,满足:
  ① 最后两击相对沉降小于5CM。
  ② 累计冲击能量不小于350KN·M/M2。
  ③ 4天后承载力不小于250KPa,7天后承载力不小于300KPa。
  6.5、通过试验确定击实遍数后,现场只控制击实遍数,一般为每点3锤便可满足要求。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8 万条内容 · 6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公路工程软基处治常用方法的介绍说明

道路软基处理尽可能早期进行,有充分的间隔时间使软基达到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填土施工。下面介绍软基处理的四种方法:1 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1 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