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6-22 12:58:22
来自:电气工程/供配电技术
[复制转发]
前言
检查电能计量装置的常规方法大多是从有功电量的变化人手(因为有功电量的变化比较直观),再检查二次回路及表计的正确性,由此判定用户电能计量装置是否存在故障或是否有窃电行为。然而,造成用户有功电量下降的原因较多(如生产任务不饱和等),因而,这种方法不准确。为此,笔者在长期工作和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月用电量报表,分析用电量和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判断用户计量装置是否有故障或是否有窃电行为。例如,某用户的功率因数长期在0.93左右,若某月功率因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此时就应引起重视,并分析该用户是否出现计量装置故障或有窃电行为。
在分析用户的计量装置是否有故障或是否有窃电行为之前,必须掌握无功表的计量原理。
1无功表的计量原理
三相三线无功表,按其结构可以分为三种:①正弦式无功电能计量表;②带60。相角差无功电度表,即DX8—6型、DX2型;⑦带附加电流线圈和跨相接法无功电能表,即“1型”表。目前电力系统应用最多的是后面两种类型的无功电能表。本文以DX8-6型、DX2型为例进行分析。由图1可见,第一元件(左边)所接入的电压为Ubc,电流为Ia;第二元件(右边)所接入的电压为Uac,各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向量关系如图2。电气工程网
由于第二元件在电压线圈中串联有电阻,使得第一元件上的电压向量Ubc前移“l角30’,为U'bc,第二元件上的电压向量Uac前移角30。,为U'ac,因此电能表每个元件所测得的无功电能(以无功功率表示)为: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电能表转动力矩M与无功功率Q成正比,即Mf=kQ(k为常数),因此,图1所示无功表计量接线方式能正确计量无功电能。
2判断方法
(1)若用户功率因数上升至0.99。1,常见有两种情况发生:①A相电流二次回路已被开路或短接;⑦B相
电压失压,相当于无功表的第一元件不工作,此时只有第二元件工作,即Q=UacIccos(120。-Φ)
在该用户电压电流正常时功率因数按0.93计算,Φ=21.56。,于是有:
电气工程网
从上式可知,无功表转盘受反向力矩。表应反转,但由于无功表带有“止逆钩”,因此,无功表不转或少转,功率因数升高,甚至达到1。此时计量情况为有功表正转但转速变慢,无功表不转。一旦抄表人员到现场发现无功表不转,一般情况下用户会称电容器补偿得好或过补偿(以掩盖其窃电行为),因此应引起警惕。
(2)若用户功率因数突然下降,原因可能为①C相电流二次回路被开路或被短接,缺A相电压。因为有
Q=UbcIacos(60。-Φ)=0.78UbcIA
假定正常时用户月用电量为100万kWh,无功为40万kWh,则实际计量无功电量为45.6kWh,比正常时多计量14%、此时有功计量分两种情况:①当C相二次回路无电流时,有功表转速下降至原来的1/2.60,表计实际计量为38.46万kWh;②缺A相电压时,有功表转速下降至原来的1/1.64,表计实际计量为60.97万kWh,功率因数由正常时的0.93降至0.64。
一次,笔者在检查重庆某化工厂的月用电量报表时发现,其功率因数由平常的0。8左右,突然上升至0.99。凭经验推断,该用户的计量装置可能存在问题,于是到现场检查计量回路接线情况,发现A相二次电流回路端子烧坏。该用户说是当月烧坏的,其理由是电业局用电处校表时动过电流端子、致使电流A相二次回路开路。经笔者检查功率因数的变化情况,发现该用户计量回路在5个月前就缺A相电流。在事实面前,该用户不得不补交了5个月的电费,追回电量20万kWh。
3结束语
上述分析表明,根据功率因数突然上升或下降,不仅可以计算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还可以判定该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是否有故障或有窃电行为,不失为一种反窃电的简便有效的办法。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虽然帖子相对较早了。但是,DX2型无功电能表,恐怕上个世纪已经淘汰,DX8型无功表在几十万月电量的用户计费计量装置中也少见啦。大概十几年以前已经是数字乘法器的多功能电能表啦。所以,用老型号电能表分析现时无功电能表,必定存在差错。还有,B相失压不一定第一元件就不计量哦。
正弦型无功表在实验室以外是不存在的。跨接式无功电能表,存在一定的接线误差。现时,数字乘法器的无功表已经不采用跨接法啦,所以根据功率因数作为反窃电措施,是没有根据了。其实,很简单,只要重视电量的忽然减少即可,这是最根本的。
这里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一个月内供电企业校表人员动过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甚至没有发现A相电流二次回路开路,说明当时校验是正确的,用户就可以不对以前失流负责。因为动过以后可能造成故障,用户有承担以后电费的义务。而对以前故障应该是免除的。供电企业只能自认倒霉,这是有规定的。
回复 举报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