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采取抽降承压水措施控制地铁区间隧道隆沉

采取抽降承压水措施控制地铁区间隧道隆沉

发布于:2015-06-22 11:23:22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1 工程概况

上海浦东世纪大都会2-3地块基坑围护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紧靠世纪大道、张杨路和福山路,整个地块呈三角形布置。2-3地块被轨道交通6号线区间隧道分割成2个三角形,其平面面积约为13300m2和17200m2。通过设置分隔墙,将2-3地块分为A1、B1区2个大基坑及沿6号线两侧和4号线北侧大致对称的A2~A8、B2~B9区共15个小基坑,见图1;基坑开挖深度约19.75~22.8m。

1 工程总平面图

基坑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先施工B1基坑,再施工A1基坑,最后进行小基坑施工。大基坑开挖深度约22.8m,设5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分6层开挖。B1、A1基坑地下连续墙距离轨道交通6号线矩形区间隧道地墙约20m。
为观测承压水位及控制轨交6号线的隆沉,在基坑开挖前,已在轨交6号线两侧小基坑内共布置了20口降压井(兼回灌井),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开启,通过抽取承压水来控制轨交6号线的隆沉。
2 承压井点布置
小基坑内的降压井布置见图2;井深40m的降压井结构见图3。
2 小基坑降压井点布置图

1434944722.png

3 降压井结构图



3 承压水施工
3.1 监测点布置
为确保基坑开挖全过程中对轨交6号线的严密监控,掌握其变形情况,以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在基坑范围内沿轨交6号线区间隧道布置了一系列沉降观测点,见图4(XC7~XC34为下行线测点,SC7~SC34为上行线测点)。
1434944726.png

4 轨交6号线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3.2 基坑开挖对6号线的影响
  1)根据A1大基坑每一层开挖时的监测数据,绘制出轨交6号线下行线变形曲线,见图5。
1434944726.png

5 A1基坑开挖各阶段轨交6号线下行线变形曲线图

2)A1基坑土方开挖速度基本控制在约1个月1层,从图5中发现:A1基坑开挖至第五层后,紧邻基坑的轨交6号线变形数据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上浮,并有继续向上的趋势。为控制其上浮,需开启小基坑内的降压井进行降水。
3.3 抽承压水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对比基坑开挖各阶段的工况,可指导、控制对承压水的抽取。
1)于2011.11.2首先开启了H6、H9、H12、H15、H17、H19共计6口降压井,为提升降水效果,又陆续加开了降压井H10和H20,每口降压井的降水量约为25m3/h
2)降水运行20d后,根据监测反馈,因H9、H12井其对应位置的地铁区间隧道(沉降观测点位XC21附近)沉降量较其他位置大,故后阶段停止抽降承压水;
3)全部井点于2011.11.22停止降水,对轨交6号线隆沉再连续监测4d;
4)根据监测数据,于2011.11.26又恢复降水(除井点H9、H12),并保持至基坑开挖结束。
4 降水成果分析
  1)图6为仅开启6口承压井时的变形曲线。
1434944727.png

图6 仅开启6口降压井时的轨交6号线(下行线)变形曲线

由图6可看出,仅开启6口承压井时,降水效果并不明显,即控制地铁上浮效果不明显。在2011.11.6到11.10期间,地铁区间隧道整体仍呈上浮趋势,最大上浮量为1.19mm,故需加开承压井,提高降水能力。
  2)图7为加开降压井后的变形曲线。
1434944729.png

图7 加开降压井后的轨交6号线(下行线)变形曲线

从图7分析可知,2011.11.10加开回灌井后,在第六层土方开挖过程中,地铁区间隧道出现了一定的下沉,下沉量最大为0.90mm,加开回灌井后能有效减小地铁的上浮且有下沉趋势。当2011.11.21回灌井停止降水后,至2011.11.24日,监测发现4d内即出现了明显的上浮(见图7中2011.11.21及2011.11.24的2条变形曲线,最大上浮量为1.01mm)。为此于2011.11.24重新打开回灌井,利用回灌井H6、H10、H15、H17、H19进行不间断降水控制,平衡开挖引起的地铁上浮,最终监测轨交6号线相对变形量最大为0.21mm。
5 结语
采取动态控制抽降小基坑承压水的措施,有效控制了地铁区间隧道由于邻近基坑土方开挖引起的上浮,通过近1个月的监测,实测到轨交6号线区间隧道日变形量在0.9mm以内,累计变形量在10mm以内(设计要求日变形量2mm,累计变形20mm)。
采取小基坑抽降承压井的措施,能平衡基坑开挖造成的地铁区间隧道上浮,可有效控制变形,保持地铁区间隧道的稳定,确保地铁运营安全。因此,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需继续保持小基坑降压井的运行,平衡地铁变形,并时时监视测量,直至基坑顺利完成施工。
在今后同类工程中,只要能优化启闭承压井、密切监视建构筑物变形、分析反馈并调整抽降承压水强度、确定变形平衡点、动态控制抽降承压水,就可以确保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

1434944722.png


1434944726.png


1434944726.png


1434944727.png


1434944729.pn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4 万条内容 · 2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铁盾构小净距隧道施工影响分析

由于地铁工程通常在交通繁忙,建(构)筑物密集的城区施工,受施工场地与建(构)物基础、管线的影响,地铁隧道线路的走向在满足列车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开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此,线路选定时,出现了近距平行或交叠盾构隧道的情况。但在软弱地层中,对近距离盾构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问题,应予以重视。1 工程概况某地铁1号线一区间盾构工程,隧道设计起止里程为K11+202.932~K12+316.763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