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地下连续墙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地下连续墙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发布于:2015-06-22 10:09:22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1434939277.jpg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虽然比较单一,但其施工受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软弱土层、地下障碍物)、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许多重复性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结合笔者施工经验,就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提出一些见解,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一、落笼困难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引起落笼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有:
a)钢筋笼尺寸不准,笼宽大于槽孔宽而无法安放。在设计槽段钢筋笼外形时,钢筋笼宽度应比槽段宽度小200~300mm,使钢筋笼与两端有空隙。2期槽段钢筋笼的制作尺寸应以从现场实测两个1期槽段之间的实际宽度为准。
b)钢筋笼吊放时产生弯曲变形而无法入槽。由于钢筋笼重量较大,一般要采用两台吊车,用横吊梁或吊架并结合主副钩的起吊方式来吊放钢筋笼。
c)分段钢筋笼因上下两段驳接不直而无法入槽。如果钢筋笼是分段制作的,吊放接长时,下钢筋笼要垂直挂在导墙上,然后将上段钢筋笼垂直吊起,把上下两段钢筋笼成直线焊接。
d)槽壁凹凸不平或弯曲而使钢筋笼无法入槽。在造孔过程中要对每个孔位进行垂直度检测,要求孔位在沿槽段及垂直槽段的两个方向上偏差均满足要求。有斜孔的要先修正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二、浮笼及其处理
  浮笼也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结合引起浮笼的实际原因,给予不同的处理办法。
a)钢筋笼太轻,在浇灌混凝土时容易浮起。轻钢筋笼可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焊接固定。
 b)浇灌混凝土时导管埋置深度过大而使钢筋笼上浮。灌注混凝土时,导管的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2~4m较好,小于1m易产生拔漏事故,大于6m易发生导管拨不出。
c)浇灌混凝土速度过快而使钢筋笼上浮。这种情况下要放缓混凝土浇灌速度,甚至停顿浇灌10~15min,待钢筋笼稳定后再继续浇灌。
三、混凝土反浆不顺的处理
  导管变形或异物阻塞,使得隔水栓未能冲出导管底口而造成反浆失败。在安装导管时要仔细检查导管的质量,不使用变形或有损毁的导管。在每次拆卸或安装导管时都用清水将导管冲洗干净,保证导管内壁平滑畅顺。
  槽孔内沉渣过厚而造成剪塞反浆失败。在清孔及安放钢筋笼后,均要检测槽孔内沉渣厚度,确定沉渣在允许范围内再进行浇灌混凝土工序。
  当混凝土灌注到导墙顶部附近时,由于导管内压力减小,往往会发生导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的现象。此时应放慢浇灌速度,并将导管埋置深度减小,但不应小于1m,同时辅以上下抽动导管,但抽动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将导管抽离混凝土面。
四、墙体夹泥的处理措施
  导管接头不严密或导管破损,泥浆渗入导管内造成墙体夹泥。导管接头应设橡胶圈密封,并用粗丝扣连接紧密。安装时仔细检查导管的完好性,杜绝使用有破损的导管。
  剪塞时首批混凝土量不足以埋住导管底端出口而造成墙体夹泥。混凝土初灌量应保证混凝土灌入后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少于0.5m,使导管内混凝土和管外泥浆压力平衡。待初灌混凝土足量后,方可剪塞浇灌。混凝土初灌量可按有关公式计算。
  导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位置灌注不到,被泥渣充填。在单元槽段内,导管距槽段两端不宜大于1.5m,两根导管的间距不应大于3m。导管埋置深度不够,泥渣从底口进入混凝土内。浇灌混凝土时,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最小埋置深度不得小于1m。当发现探测混凝土面错误或导管提升过猛而将导管底口提离混凝土面时,可准确测出原混凝土面位置后,立即重新安装导管,使导管口与混凝土面相距0.3~0.5m,装上隔水栓重新剪塞浇灌混凝土,即通常所说的二次剪塞。

1434939277.jpg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oollyy25
    coollyy25 沙发
    挺好的东西。楼主有没有更多的照片
    2016-12-06 10:39: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n1939866853
    jin1939866853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16-10-30 09:38: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4 万条内容 · 2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高水位地区基坑围护桩间漏水的处理

  由于漏水现象的出现,导致墙后水土压力发生改变,基坑四周地面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或沉陷。同时,由于漏水使基坑内部的施工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围护桩间漏水的受力模型与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结果,提出在高水位地区防止桩间漏水的具体方法和漏水的处理方案。1 问题的提出  在基坑工程施工中,为了防止基坑边坡的坍方,经常会在基坑四周设置各种各样的围护结构。由于在围护桩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将桩净距控制在200~1200mm。这样桩间土就要承担基坑四周水土的压力。在高水位地区,由于水压力比较大,所以经常会造成桩间土的破坏(土体抗剪强度低,而水土压力大)并发生漏水、流砂、流泥等现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