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6-19 10:04:19
来自: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
[复制转发]
根据我国入世前承诺,被某些境外同行视为工程建设领域“甜度”最高的一块蛋糕——工程咨询服务——最终将无可遮掩地向外资开放。那么,作为这个行当中与外资竞争的我方力量,我国造价咨询业目前的状况究竟如何?
自实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和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管理制度以来,一方面,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已经有很大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获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从业人员有超过3万名,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专业事务所、公司等机构也达到了几千家。有专家评价:正在向市场化发展中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已经对我国建设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但另一方面,这个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却还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我国每年三万多亿固定资产投资所形成的巨大建设市场中直接转化为建筑业产值的约为5-6成,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年合同总额仅三、四十多亿元。因此,也有专家认为,从总体上看,丰富的市场资源被大量放空,实际上反映出整个造价咨询行业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能力不足"。而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凸显的则是存在于这个行业的管理体制、市场意识、人才素质等方面的诸多弊端和问题。
“关系竞争”甚于“实力竞争”
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实力,但目前的造价咨询行业的基本现状是,即使是甲级类中的那些业务能力相对强一些的企业,也没有敢于把竞争中的"关系"因素,忽视到目前水平以下,而一些实力一般的企业更是有一种"唯关系为业务源泉"的倾向。还有甚者,笔者曾经在某地的一个行业会议上,听到一位造价咨询公司负责人总结上年度工作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把公关工作放在了第一的位置。
造价咨询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化努力,仍未真正实现"实力"竞争格局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从外部环境看,投资主体行为不规范,各地区、各部门仍存有强大的利益驱动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内部看造价咨询机构的改革滞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业内人士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把造价咨询业务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场。可以与工程承发包一样,对建立造价咨询业务的有形市场,作一些必要的探索。通过市场来调节业务流向。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充分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改革不充分带来“苦乐不均”
前几年,造价咨询行业按照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已经基本完成了脱离政府部门行政隶属关系的“脱钩、改制”工作。但对有些造价咨询企业而言,这只是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母子同体"问题,以及"条块照顾"、"地方保护"等市场痼疾。
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已经真正走进市场和尚未完全脱离“母体”这两类企业间存在的“苦乐不均”。
对前者而言,他必须自谋生路,自担市场风险,在恶性竞争非常普遍的造价咨询市场上,对各种低价竞争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他们不能做亏本买卖,也亏不起。而对后者来讲,不但可以各种形式接到来自“母体”的业务,而且即使面对恶性压价,也可以从容不迫。比如,个别依附于银行系统的造价咨询企业,有财团作为后盾就可以在竞争中不计后果,因为他们可不以此赢利,仅仅把它看作一块银行的"中间业务"。
这种非正常竞争格局的形成,虽然不是"脱钩、改制"的政策预期,而只是改革不充分所带来的“过程性”问题,但它在市场上形成的政策性反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加快推进造价咨询企业全面的、彻底的脱钩改制迫在眉睫。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