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绿化养护 \ 切花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

切花月季的栽培管理技术

发布于:2015-06-16 08:13:16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绿化养护 [复制转发]
1 土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通气性、保水性、排水性好的土地,并且夏季要凉爽,通风好。种植前深耕40-50厘米。
2 土壤改良与消毒
结合深耕每亩施入腐熟牛粪40-50公斤,土壤改良后应达到的理化指标为:
pH值 5.5
EC 0.5ms/cm(水:土=1:5)
NO3-N 10毫克/100克
P2O5 20-50毫克/100克(饱和度5.5%)
K2O 15-20毫克/100克(饱和度20.0%)
MgO 25-40毫克/100克(饱和度55.0%)
CaO 200-300毫克/100克(饱和度80.5%)
土壤消毒可选用氯化苦消毒,也可采用蒸气消毒。
3 品种选择与苗木准备
一般冬季大量采花时,要选择花瓣少、达到开花天数少的品种,如北美红雀;夏天采花时,要选择花瓣多、达到开花天数长的品种,如撒曼莎。最好选择抗性强的品种。
切花月季用野玫瑰做砧木嫁接可提高产花量。芽接苗嫁接时间在8-9月;劈接苗嫁接时间为3月中旬-下旬,初次栽植时一般采用劈接苗。
4 定植
芽接苗1月上旬-3月上旬定植;劈接苗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每垄2行,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2800-3000株;尽可能浅栽,接口露出地面以上3-4厘米。栽植前3天浇透水,趁湿栽植,栽植时接芽朝向垄中心。定植后立即用秸秆覆盖地面,以防杂草生长。
5 整形与修剪
5.1 定植后整形修剪。劈接苗从接穗的芽上直接长出的枝条不适合做采花母枝,要连续摘蕾,促进基部萌发粗壮枝条。到秋季形成2-3个粗壮的枝条,可把这些枝条作为母枝进行整形。芽接苗可利用接芽发出的枝条作为采花母枝。
基部长出的粗壮枝条摘心(或修剪)留2-3个分枝,较细的枝条留1个枝。每株保留4-5个采花母枝。最初修剪时要轻剪,从第2次开始要用中剪或与重剪相结合的方法。要尽可能保持各采花枝之间生长势的均衡。第3次摘心以后,就可以采花了。
5.2 采花期间的修剪。冬季采花时修剪应在6-7月上旬进行,尽可能不采用重剪,而以折枝为主。修剪方法:①顶部未成熟时掐尖促其积累养分。②在一株上有1-2根距地面60-70厘米高的枝条时,要进行短截,以促进分枝。③剩下的枝条在相同高度的地方折枝,利用其叶片和枝条贮存制造养分。修剪后要注意及时抹芽,一般直径1厘米以上的粗枝留2-3个芽,其他细弱枝留1个芽,采花母枝每株保留芽数不超过5-6个。清除折枝后枯死的枝条。采花前的最后修剪日期要根据预定的销售日期推算。虽然达到开花的天数因品种不同,但一般夏季30-40天,冬季55-70天。如以“情人节”为供花期,以“撒曼莎”品种为例,其冬季切花周期为70天,可返推其最后修剪时期在12月初。
6 一般管理
6.1 温度管理。低温期最低气温因品种而异,一般16℃-18℃以上。保温或加温一般为20℃,最高温度25℃以下为宜。撒曼莎、冰果需18℃以上,索尼亚15℃为宜。
6.2 遮光。夏季要进行30%-40%的遮光。
6.3 浇水。通常夏季2-3天,春秋4-5天,冬季7天左右浇1次水。每次浇水6.5-8吨/亩,PF1.8-2.0为准。
6.4 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月每平方米0.2公斤左右。
6.5 覆盖。铺5-6厘米厚的稻草、麦秸等。
7 生育障碍对策
7.1 缺铁导致黄化。缺铁黄化症可采用施泥炭土、硫磺粉,或每1000平方米施用螯合铁3公斤,稀释3000倍浇灌。
7.2 缺镁黄萎病。施用镁肥;多浇水,洗去过剩的钾离子。
7.3 花芽发育中途停止。选择发病少的品种:冬季要保持气温在最低温度以上;清除覆盖材料,改善日照条件;避免采花时间过分集中;多留叶片,让含生长素多的上部芽萌发;人工释放二氧化碳。
7.4 短粗花和双蕊花。发生原因:①氮肥过剩;②花芽分化初期低温。要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7.5 红色花瓣变黑。发病原因主要与低温和紫外线有关。防治方法:保持温度不能太低;采用防紫外线棚膜。
7.6 氮肥过剩症。适当施肥,大量浇水,使氮肥降到合适的浓度。
7.7 缺钙症。发生原因主要是土壤中钙含量过剩。干燥或氮肥过剩也常常导致缺钙。
7.8 病虫害防治。根癌病和金龟子,可通过选用无病砧木,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浇水,或用50%磷胺乳油1500-2000倍液浇泼根际等措施防治。红蜘蛛,可在发病初期用克螨特、灭扫利等,隔2-3天喷1次,连喷3次防治;蚜虫,发生初期可喷洒氧化乐果、溴氰菊酯等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等,可通过通风换气、药剂预防、地面铺草等措施防治。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绿化养护

返回版块

3.98 万条内容 · 1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野花组合的实用栽培与养护管理

实用栽培与养护管理 (一)播种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雨量决定播种日期。一般在春季或初夏播种,秋季播种必须保证野花在冬季休眠前有2-3个月的生长期;而且根据中国的气候特征分析,在北方地区最好是春播,秋播则次年春季得适当补播,以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 此外,用于草坪缀花时应适当加大野花的播种量,增加种植密度,并尽量不与侵占性强的草坪草品种混合播种,如早熟禾类、白三叶等。 (二)土壤要求:如同花坛草花、草坪草、牧草等一样,萌芽期以及幼苗期是野花组合栽培管理的最关键时期。首先,在种子发芽及出苗阶段必须保证土壤和空气湿度;如果需要,要有充足的水源来及时补充水分。其次,附近的杂草蔓延性不能太强,必须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杂物和杂草,确保出苗质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