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东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策略及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东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策略及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发布于:2015-06-15 15:16:15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一、前言

由于东海大桥是连接港区和大陆的集装箱物流输送动脉,对上海深水港的正常运转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作用,因此在国内首次采用100年设计基准期,可谓世纪工程。为保证东海大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工程采取了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为核心的综合耐久性技术方案。然而我国目前大型海洋工程超长寿命服役的相关技术规范,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方面尚为空白,因此结合东海大桥工程的具体需要,研究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策略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极为迫切和重要。
二、东海大桥混凝土结构布置和耐久性设计背景
1、东海大桥混凝土结构布置
东海大桥跨海段通航孔部分预应力连续梁、桥塔、墩柱和承台均采用现浇混凝土;非通航孔部分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其中50~7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是重量超过1000吨的巨型构件;陆上段梁、柱和承台亦采用现浇混凝土。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根据不同部位在C30~C60之间。
2、东海大桥附近海域气象环境
东海大桥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北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多年平均气温为15.8℃,海区全年盐度一般在10.00~32.00‰之间变化,属强混合型海区,海洋环境特征明显。
3、东海大桥面临的耐久性问题
在海洋环境下结构混凝土的腐蚀荷载主要由气候和环境介质侵蚀引起。主要表现形式有钢筋锈蚀、冻融循环、盐类侵蚀、溶蚀、碱-集料反应和冲击磨损等【2、5、7、8、10】。
东海大桥位于典型的亚热带地区,严重的冻融破环和浮冰的冲击磨损可不予考虑;镁盐、硫酸盐等盐类侵蚀和碱骨料反应破坏则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组分来避免;这样钢筋锈蚀破环就成为最主要的腐蚀荷载【1】。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可由两种因素诱发,一是海水中Cl-侵蚀,二是大气中的CO2使混凝土中性化。国内外大量工程调查和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环境下导致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破坏的主要因素是Cl-进入混凝土中,并在钢筋表面集聚,促使钢筋产生电化学腐蚀。在东海大桥周边沿海码头调查中亦证实【1】,海洋环境中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远远低于Cl-渗透速度,中等质量的混凝土自然碳化速度平均为3mm/10年。因此,影响东海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因素是混凝土的Cl-渗透速度。
三、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显示,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海洋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2、3、4、6、7】:
(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胶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较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为特征,其优异的耐久性和性能价格比已受到国际上研究和工程界的认同。
(2)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这是提高海洋工程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最为直接、简单而且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保护层厚度并不能不受限制的任意增加。当保护层厚度过厚时,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脆性和收缩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出现裂缝反而削弱其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3)混凝土保护涂层
完好的混凝土保护涂层具有阻绝腐蚀性介质与混凝土接触的特点,从而延长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然而大部分涂层本身会在环境的作用下老化,逐渐丧失其功效,一般寿命在5~10年,只能作辅助措施。
(4)涂层钢筋
钢筋表面采用致密材料涂覆,如环氧涂层环氧涂层钢筋在欧美也有一定的应用,其应用效果评价不一。主要不利方面是,环氧涂层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降低35%,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有所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氧涂层钢筋的保护要求极其严格,加大了施工难度;另外成本的明显增加也是其推广应用受到制约。
(5)阻锈剂
阻锈剂通过提高氯离子促使钢筋腐蚀的临界浓度来稳定钢筋表面的氧化物保护膜,从而延长钢筋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但由于其有效用量较大,作为辅助措施较为适宜。
(6)阴极保护
该方法是通过引入一个外加牺牲阳极或直流电源来抑制钢筋电化学腐蚀反应过程从而延长海工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阴极保护系统的制造、安装和维护费用过于昂贵且稳定性不高,目前在海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很少应用。
四、东海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策略
改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需采取根本措施和补充措施。根本措施是从材质本身的性能出发,提高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耐久性能,即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再找出破坏作用的主次先后,对主因和导因对症施治,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除高性能混凝土以外的补充措施。而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综合防腐措施。大量研究实践表明,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提高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措施,然后根据不同构件和部位,经可能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某些部位还可复合采用保护涂层或阻锈剂等辅助措施,形成以高性能海工混凝土为基础的综合防护策略,有效提高大桥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东海大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方案的设计遵循的基本方案是:首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基本措施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同时,依据混凝土构件所处结构部位及使用环境条件,采用必要的补充防腐措施,如内掺钢筋阻锈剂、混凝土外保护涂层等。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原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将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具体工程而言,耐久性方案的设计必须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如原材料的可及性、工艺设备的可行性等,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综合防腐方案。

根据设计院提出的东海大桥主要部位构件的强度等级要求、构件的施工工艺和环境条件,对各部位混凝土结构提出具体的耐久性方案。下表1为海上段部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方案【1】。
表1 东海大桥海上段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方案

结构部位

海洋环境分类

保护层厚度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品种

辅助措施

备注

钻孔灌注桩

水下区、桩头水位变动区
70

C30

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
上部为不拆除的钢套筒

承台

水位变动区、浪溅区
90

C40

高性能混凝土
水位变动区、浪溅区部位涂防腐蚀涂层

墩柱

水位变动区、浪溅区
70

C40

高性能混凝土
水位变动区、浪溅区部位涂防腐蚀涂层

箱梁

大气区
40

C50

高性能混凝土


桥面板

大气区
40

C60

高性能混凝土


塔柱

下部为水位变动区、浪溅区,上部为大气区
70

C50

高性能混凝土

水位变动区、浪溅区部位涂防腐蚀涂层

五、东海大桥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5.1试验用原材料及其物理化学性能5.1.1水泥
试验中采用了P.Ⅰ52.5,有关性能参数见表2。
表2 水泥物理化学分析

物理分析

密度

g/cm3

细度

0.08mm筛余

%

比表面积

m2/kg

凝结时间(h)

标准稠度用水量

(%)

安定性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初凝

终凝

3d

7d

28d

3d

7d

28d

3.12

1.00

427
1:45

3:18

26.00

合格

6.3

8.6

10.0

33.1

58.9

67.9

化学分析 宋体'>

化学组成(%)

SiO2

Al2O3
Fe2O3

CaO

SO3

K2O

Na2O

MgO

LOSS

21.48
5.44

3.15

63.40

2.02

0.75

0.44

1.12

2.19























5.1.2磨细矿渣(矿渣微粉)

磨细矿渣(矿渣微粉)的有关性能参数见表3
表3磨细矿渣(矿渣微粉)物理化学分析

物理分析

流动度比%

比表面积(勃氏法) 宋体'>m2/kg

7d活性指数%

28d活性指数%

密度g/cm3

试验结果

102
470

77

98
2.91

化学分析

化学组成(%)

SiO2

Al2O3
Fe2O3

CaO

SO3

MgO

试验结果

31.0
14.2

2.08

40.95

0.89

7.75












5.1.3粉煤灰

粉煤灰的有关性能参数见表4。
表4:粉煤灰的物理化学分析

物理分析

45μm筛余%

需水量比%

活性指数

(28d抗压强度比)%

含水率%

烧失量%

SO3

%

密度


g/cm3

试验结果

10.5

105

26.4

0.2

1.98

0.83

2.1

化学分析

化学组成(%)

SiO2

Al2O3
Fe2O3

CaO

SO3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38 万条内容 · 60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跨度桥梁实用几何非线性分析

一.引言.现代大跨度桥梁等工程结构的柔性特征已十分明显,对于这些结构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己必不可少。并且,计算机能力的大大提高也使得分析大型复杂结构的非线性问题成为可行。80年代国外对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发展已相当完善[1,2],国内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4-6]在工程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中,按照参考构形的不同可分为TL(Total Lagranrian)法和UL(Updated Lagrangian)法[1]。后来,引入随转坐标系后又分别得出 CR(Co-rotational)-TL法和CR-LU法[2,3],在工程中UL(或CR-UL)法应用较多。以前的文献大都对结构的几何刚度矩阵进行了复杂而详细的推导。从文中的分析可以发现,结构几何刚度矩阵的精确与否并不实质性地影响迭代收敛的最终结果,求解几何非线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由节点位移增量准确地计算出单元的内力增量,而这一点以前文献都没有提到过。因此,本文的重点放在论述单元内力增量的计算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