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东海大桥施工工艺的介绍

东海大桥施工工艺的介绍

发布于:2015-06-13 21:30:13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大桥按施工工艺特点可分为六可组成部分,即陆上段、浅海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辅通航孔和港桥连接段,其中港桥连接段又分为开山路段、海堤段和颗珠山大桥三部分。针对每个部分的地质状况和施工条件,确定了如下施工方案:   陆上段为芦潮港新、老大堤之间约2.3公里的桥梁。桩基采用Φ600PHC管桩,桥墩采用现浇混凝土工艺,上部采用跨径为30米的连续箱梁,用支架法现浇施工。
  浅海段由26孔50米跨连续梁组成。桩基采用Φ1200PHC管桩,承台采用预制套箱加现浇混凝土工艺,上部采用跨径为50米的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逐孔现浇。
  非通航孔段分为60米和70米跨径区段,共333孔。桩基主要采用Φ1500的钢管桩,承台采用预制套箱加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上部为简支变连续的多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浮吊简支安
装,墩顶现浇混凝土接头变连续的工艺。
  辅通航孔分三处,其中两处500吨级、一处1000吨级。桩基采用Φ2500的钻孔灌注桩,桩长100米。上部结构分别为主跨120米、160米和14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变高度连续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
  主通航孔为双塔单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桩基采用Φ2500的钻孔灌注桩,桩长110米。主塔为倒Y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50米,主跨420米,主梁采用钢混叠合梁,节段拼装,锚栓连接。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索。
  港桥连接段中,大乌龟岛和颗珠山岛上为开山路段;大乌龟岛与颗珠山岛之间的1.9公里海堤采用抛石斜坡堤结构,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地基加固;颗珠山岛与小洋山岛之间为约1.66公里桥梁结构,主桥为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桩基础Φ2500的钻孔嵌岩桩,主跨332米,主塔为H型钢筋砼结构,塔高100米。主梁采用钢混叠合梁,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索;引桥为跨径50米的连续箱梁,桩基采用Φ2500的钻孔嵌岩桩和Φ1500的钢管桩,用移动模架法逐孔现浇。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39 万条内容 · 60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浅谈转河的桥梁的特点和桥涵设计

转河是2002年我市重点工程之一,是水利部门转变治河思路,提出“以人为本,少留人工痕迹,宜宽则宽,宜弯则弯,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新治河理念,恢复历史上的转河,打通北环水系,实现三环碧水绕京城所建成的城市景观河道。新挖转河根据不同河段特点在3.7公里的水域上建造了“历史文化园、生态公园、叠石水景、滨水游廊、亲水家园、绿色航道”六个景区。   转河沿河新建13座桥梁,要求新建的桥既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又要与河道景观相配,同时考虑文物保护。建设中对每座桥结合邻近的景区、公园或小区,使桥型、栏杆、装修材料上各具特色,对桥底、桥侧、桥面、栏杆的装修标准要求较高,做工考究、精细,并辅以灯光照明。桥梁的结构设计和装饰设计花费了设计人员不少心血,在诸多桥梁方案基础上,经反复比较后确定,使13座桥梁做到了“一桥一景”。并根据文物部门和水利史专家意见,将古高梁桥亮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