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超前锚杆施工方法及流程的介绍说明

超前锚杆施工方法及流程的介绍说明

发布于:2015-06-13 22:24:13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1. 施工方法
超前锚杆又分为悬吊式超前锚杆及格栅拱支撑超前锚杆。
1.1悬吊式超前锚杆
采用这种方法是在爆破前,将超前锚杆打入掘进前方稳定岩层内,末端支承在拱部围岩内专为超前锚杆提供支点的径向悬吊锚杆,或支承在作为支护的结构锚杆上,使其起到支护掘进进尺范围内拱部上方,有效地约束围岩在爆破后的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松弛坍塌,为大断面开挖与喷锚支护创造了条件。施工中,因超前锚杆与悬吊锚杆的外露端往往不易直接相交,故以φ22的横向短钢筋焊在邻近的悬吊锚杆上,再焊在超前锚杆的末端上。
1.2格栅拱支撑超前锚杆

ⅠⅠ
如图所示:超前锚杆的末端支撑在格栅拱架上。
20060218090033804.gif







1—超前锚杆 2—格栅拱架 a—超前锚杆横向间距

b—格栅拱支承间距 α—超前倾角

超前锚杆的倾角α一般选用6°~12°,一般情况下,超前锚杆的横向宽度为内拱顶线的一半再加2m,也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增减其布置范围,为提高支护效果,在靠近拱脚部位的超前支护的方向常分别向左右酌情外插。横向间距应根据围岩情况而定,一般为0.2~0.4m,如采用双层支护时,间距为0.4~0.6m。其上、下层应错开排列,其纵向间距应根据围岩类别、超前支护的长度、锚杆的截面尺寸及横向间距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可取100cm或150cm,最大不超过200cm,其长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锚杆拉拔试验强度,钻孔机械类型,供给钢筋长度,开挖循环次数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一般多采用3.5~5m,最长为7.0m,对围岩软弱的地方,可采用φ8或φ10的钢筋按间距0.1×0.1m2挂方格网,再喷射0.10~0.15厚度的混凝土,增强围岩的自稳能力。
2. 工工艺流程
格栅钢架超前中空锚杆喷锚砼工艺流程图:

20060218090034641.gif











说明:本流程图在操作中注意以下三个参数:(1)喷射距离为1.2~1.5,喷咀与岩面保持90°夹角。(2)机内风压保持在0.25MPa左右。(3)细骨料在骨料中占15%左右。
3. 动力组织及进度指标
工序名称 劳动力及时间
穿线,画弧,确定超前锚杆位置 0h 30.5h
安设格栅钢架 0.5h 81.5h
钻孔,插打径向锚杆及锁脚锚杆 1.5h 83.5h
挂网 3.5h 84.5h
钻孔,插打药包锚固超前锚杆 4.5h 86.0h
喷射砼 6.0h 87.0h
说明:施工作业人数为8人,进度指标控制在全工序7小时以达到在12小时内,完成包括钻爆、开挖、出碴及支护的目的。
4.机械设备配置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制造厂

搅拌机
JZD350

1

成都建工
电动空压机
4L20/8.20m3/min,0.8MPa

1

山西太原
内燃空压机
90kW

1

成都
喷射机
PZ-5

1

河南铁龙
通风机
Ytd62

1

江西
风钻


1


5.质量控制要点
5.1锚杆应在开挖后尽快安设,钻孔应圆而直。其孔径和深度按设计施工。
5.2根据围岩类别,按设计要求的长度和位置进行施工。
5.3锚杆应尽量早强,其外露长度不宜大于10cm。
5.4锚杆材质的加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5锚杆安装结束后4小时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
6.安全及环保措施
6.1隧道内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必须持证上岗。
6.2薄层覆盖地区必须派人在洞顶观察土质变化,洞内初期支护后,应在拱顶设观察点,观察围岩变形。
6.3在进行超前锚杆施工作业时,应设专兼职安全人员负责观察围岩变化。
6.4锚杆及药包等材料的质量,必须经过检定防止因材料问题而出现安全事故。
6.5洞内施工作业时应具有良好的照明设施,以便观察围岩变化。
6.6施工生产的废料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未经处理合格的废气、废碴不得随意排放。

20060218090033804.gif


20060218090034641.gif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chaojiang612

    学习了,挺有用的,
    2016-03-13 22:04: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jh-123
    hjh-123 板凳
    永远支持楼主,继续发好书
    2015-12-29 14:36: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4 万条内容 · 26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工地下隧洞衬砌混凝土渗水裂缝处理

水工地下隧洞混凝土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处理的目的主要是进行防渗堵漏和补强加固。防渗堵漏要求缝面灌后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抗老化性能,能阻止外来水汽碳化混凝土和锈蚀钢筋,满足结构耐久性和安全运行;补强加固要求缝面浆液固化后有较高的粘接强度,最终要求能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目前裂缝处理一般采用高渗透改性环氧浆材,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研究环保型、低粘度、无收缩、抗老化强、粘接强度高、能满足温度缝反复收缩开裂的处理要求的弹性改性环氧浆材。裂缝处理方法主要有开槽埋管法、打斜孔埋管法和无损贴嘴法。开槽埋管法由于对原混凝土结构破坏较大,浆材损耗大,开槽处难以修复好等问题已普遍不再采用;打斜孔埋管法能解决开槽法的诸多不利,但存在管容耗浆大,微细粉尘易堵塞缝面影响灌浆质量,由于该方法施工简单而被普遍采用;无损贴嘴法是目前处理裂缝最先进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钻孔、无孔容耗浆、易找准裂缝、对混凝土无损伤、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无损贴嘴法处理裂缝的难点是渗水缝的贴嘴,采用ECH水下粘结胶进行渗水缝的贴嘴能最大承受1.3MPa的压力,为贴嘴法处理渗水裂缝提供了条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