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道路工程 \ 盐渍土路基路堤施工时盐胀(开裂)如何处理

盐渍土路基路堤施工时盐胀(开裂)如何处理

发布于:2015-06-10 13:53:10 来自:道路桥梁/道路工程 [复制转发]
盐胀(开裂)主要是盐渍土中硫酸盐吸水结晶产生,因此首先从填料入手,严格控制盐渍土填料盐含量不得超过有关规范或规定要求,特别是硫酸盐含量;其次从填高入手,如果填土高度小、地下水位高,在低温时发生盐胀就越严重,路基高度和边坡坡度确定,提高路基和放缓边坡坡度可以减少进入路基上部的水分和盐分,有效防止盐胀。因此,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规定了盐渍土地区路基最小高度,但这必然造成路基土方数量的增大,实际上对于公路盐胀而言,路堤高则相对临空面增大,路基土体受冷热气温交替作用加剧,因而易产生盐胀。因此,不能单纯靠提高路基来处理,应与其他措施综合设计,路基高度以足以保证路基、路床部分土体处于干燥或中湿的稳定状态即可;第三设置隔断层,隔断层是防止水分和盐分进入路基上层及路面结构层,防止对路面工程的再盐渍化的有效措施,设置隔断层后还可以降低路基高度。氯化物盐渍土的干燥、中湿地段路基,为防止降雨融蚀路肩部分,在路基两侧路肩部分路面垫层顶面设置土工布,伸入路面镶边内侧20cm。第四,设置纵、横、竖完整排水系统,纵、横向排水设施应结合当地农田排、灌系统综合考虑,合理布设桥涵,做好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和取土场的相互配合设计,使水流畅通,自成体系,不影响路基稳定。地面排水困难,地下水位较高,或公路旁有农田排、灌水渠的路段,应在路基一侧或两侧设排(截)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或截阻农田排灌跑水,排(截)水沟距路基坡脚应不小于2m,沟深应低于地表1.0m以下,沟底宽为0.8~1.0m;第五,为减少路肩培土的盐胀,路面路肩用砂砾培筑;第六,提高路基的密实度,减少土体的孔隙,减少有害物质的侵入途径。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道路工程

返回版块

15.08 万条内容 · 6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介绍高填方路堤沉降形式有哪些?

1.工程地质变化处 公路是一条带状构造物,一条公路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公路沿线的地质不尽相同;加之地基土和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质不同,所表现出的强度、压缩沉降量亦不同。当路线通过不良地质,特别是在泥沼地段、流沙、垃圾以及其他劣质土地段填筑路堤,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很好压实,则填筑完成后,原地面土壤易产生压缩下沉或挤压变形。 2.地形变化处 路基填方随地形变化其填方高度也发生显著变化。当路线穿越冲沟、台地时,路基填方变化在零至几十米范围内,沟谷中心往往填土高度最大,向两端逐渐减低至零,不同的路基填方高度所发生的沉降亦不同,特别是在填挖交界处填筑土和原地面土具有不同密实度和不同的沉降量,在荷载作用下出现不均匀沉降,使路基纵向呈马鞍形。在路线通过地形横坡较大的路段,出现半填半挖断面,填筑土和原地面土密度不同,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导致填筑土和原地面土结合不良而使路基两侧发生不均匀沉降,表现为一侧高一侧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