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隧道工程 \ 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技术难点

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技术难点

发布于:2015-06-09 16:30:09 来自:道路桥梁/隧道工程 [复制转发]
工程的特点:

(1)整体规模大
胶州湾隧道不仅长度名列前茅,其开挖跨度和建设规模也排在世界前列。左线隧道大断面段最宽达28.3米,开挖断面达411.9平方米。
(2)建设难度高
隧道主体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82米,覆盖层较薄,陆域以花岗岩为主,海域以火山岩为主,岩性多变,断裂带密集,环境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接线隧道穿越市政设施及临近高大建筑、管线密集,爆破作业难度大。
(3)技术标准高
在国内首次采用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首次采用C50耐久性模筑混凝土,首次采用多重防腐锚杆,全部采用超细水泥进行预注浆,首次将温拌与阻燃技术组合运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系统性的确保隧道达到海水环境下的隧道百年使用寿命。
(4)施工工艺新
首次运用新型防排水技术、工艺和材料,建成可维护防排水系统,提高了隧道防排水系统性能和后期维护的便利性;采用机械手施作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大型液压台车施作耐久性模筑混凝土, 创造性地将全液压多臂钻机应用于远距离地质探孔及超前预注浆钻孔,实现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机械化配套作业下的安全、快速施工。

092630h4qeakyxbtkjjpxi.jpg
(5)自创新技术多
隧道施工中,建设各方立足科技创新,进行了大量的新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科研成果丰硕,共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12项,完成2项863计划课题研究。
(6)新技术成果运用多
隧道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结合现场实际,大量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钻爆法隧道大型机械配套快速施工技术”等自创新技术计17项;采用建筑业新技术有:低压电缆穿刺线夹制作、隧道模板台车技术等计9大项、17个子项。
(7)新材料在现场广泛运用
针对海洋盐雾环境、海水对隧道系统排水设备、低压用电设备易造成腐蚀伤害的特点,大量采用了各种新材料。其中,海水潜污泵采用的耐海水腐蚀螺栓、超级双相不锈钢;排水管道采用衬塑钢管,防止海水对于管道内部的腐蚀;低压设备外壳使用聚碳酸酯特殊材料,防护等级可以达到IP67;

路面沥青砼中加入高性能沥青专用阻燃剂,防火性能提升到难燃1级的水平;隧道复合式衬砌中初期支护采用多重防腐锚杆,杆体的镀锌处理及杆体外波纹管的设置,实现了锚杆的多重防腐功能。
092741jtekaoc9pkj1epac.jpg
(8)隧道设计充分体现节能环保安全理念
为实现隧道交通流的合理疏导,在满足城市交通规划及地面交通组织需要的前提下,提出了地下立交设计概念,在隧道左右线分别设置一处进、出匝道,避免大量拆迁,节省了大量拆迁费;
隧道内照明灯具采用LED冷光源。半导体照明自身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在同样亮度下,与白炽灯、荧光灯相比,节电效率可达到80%以上;
0928182e4rgq2nvypnrxfi.jpg
从安全角度出发,勘测设计确定采用矿山法,确定了青岛海底隧道的最小埋深为25m,解决了海底隧道修建的最大难题,该成果指导了控制埋深指导隧道纵坡设计,缩短了青岛胶州湾隧道长度、减小了隧道涌水量,保证了结构安全。
工程的难点:
由工程的特点,决定以下工程难点:
(1)密集的断层破碎带,上覆海水,安全、组织快速施工难度大;
隧道海域段穿越18条断裂破碎带,岩体破碎、含水、夹泥和软弱夹层,在钻爆法施工条件下极易发生突水涌泥事故。

092941kq786geutobhbdyt.jpg
(2)破碎带、岩性界面引起的突涌水洞段多,注浆止水难度大、耗时长;
隧道位于海床下方,地质勘查困难,穿越海域最大水深42m,最小岩石覆盖层仅25m,岩性复杂多变,水压高,在钻爆法施工条件下极易引发隧道塌方。
(3)软弱、浅埋、大断面洞线长,技术难度及工期压力大;
隧道匝道与主隧道交汇处断面开挖宽度28.3m,高18.6m,开挖断面411.9㎡,埋深仅14.2m,岩石覆盖层约12.5m,仅为跨度的44%,属超薄覆盖,同时隧道下穿老城区和军用机场,建筑物密集,地下市政管网错综复杂。风险叠加效应极为突出。
(4)浅埋、下穿建筑物爆破震动控制标准高,实施难度大;
隧道陆域段下穿团岛老城区居民社区及黄岛端部分村庄,采用钻爆法施工,极易对地面建(构)物结构安全及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5)风险洞段多,合同工期紧。
海底隧道施工为水下独头纵深掘进,在狭窄施工区域多点立体交叉施工,合理配套机械施工设备,科学调度,确保机械本身运转安全以及周围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降低施工风险,实施难度大。

092630h4qeakyxbtkjjpxi.jpg


092741jtekaoc9pkj1epac.jpg


0928182e4rgq2nvypnrxfi.jpg


092941kq786geutobhbdyt.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隧道工程

返回版块

2.94 万条内容 · 2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石板岭隧道的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石板岭隧道全长1540米,是富阳第一长隧,为19省道改建工程的控制工程。隧道共有II类围岩173.5米,III类围岩152米,IV类围岩1194,明洞20.5米。隧道进出口分别位于半径为600m、700m曲线上,中间为直线,整个隧道设计为1.8%上坡。本工程属于山岭重丘地貌,隧道最大埋深300米,岩石属安山岩,隧道共穿过三条断层,其中最大的F4断裂带,围岩破碎,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出现大量涌水,日出涌水量超过每日3000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