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

加拿大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

发布于:2015-06-02 16:18:0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20130322112838920.jpg项目名称: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Centre for Interactive Research on Sustainability)建筑师:帕金斯+威尔(Perkins + Will)
项目地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温哥华
建筑面积:5,675㎡
项目时间:2011年
设计团队: 彼得·巴斯比(Peter Busby),塞巴斯蒂安·加龙(Maginnis Cocivera),马丁·尼尔森(Martin Nielsen),Maginnis Cocivera,Brian Gasmena,J?rk Gr?venstein,Horace Lai,Blair McCarry,Z Smith
摄影: 马丁·泰斯勒(Martin Tessler)

这座5675平方米的研究中心有两座4层高的附楼,并以中庭相连。从中庭可进入450席的讲堂。讲堂屋顶上种植了花草,成为高层用户可欣赏的一道风景。西立面的遮阳板上种植了藤蔓,也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提供遮阳的效果。中庭可以自然通风,也是公众了解可持续性策略的一个教育空间。

该项目已经赢得了leed白金级认证,是一个可收集阳光和废热的"生态建筑",地下设置了采暖和制冷交换系统,还能将600兆瓦的多余电量提供给校园。雨水收集器能满足研究中心所有的用水需求,而净水器也是太阳能的生态过滤系统。木质结构减少了约600吨的碳排放。

这座研究中心已经不仅是一座建筑,还是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一个研究工具,也是推动设计改变的催化剂。

20130322113128923.jpg

20130322113151857.jpg

20130322113210626.jpg

20130322113233705.jpg

20130322113251472.jpg

20130322113303121.jpg

20130322113330558.jpg

20130322113353572.jpg

20130322113406837.jpg

20130322113419380.jpg

20130322113441659.jpg

20130322113505859.jpg

20130322113526436.jpg

20130322113548535.jpg

20130322113602354.jpg

20130322112838920.jpg


20130322113128923.jpg


20130322113151857.jpg


20130322113210626.jpg


20130322113233705.jpg


20130322113251472.jpg


20130322113303121.jpg


20130322113330558.jpg


20130322113353572.jpg


20130322113406837.jpg


20130322113419380.jpg


20130322113441659.jpg


20130322113505859.jpg


20130322113526436.jpg


20130322113548535.jpg


20130322113602354.jpg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大炮兵
    大炮兵 沙发
    多谢分享很好很好,只不过这一行是建筑佬的天堂啦,结构佬的地狱啊,呜呜
    2016-03-16 15:04: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y225323
    ly225323 板凳
    好东西!谢楼主分享!
    2016-03-16 14:21: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香港中银大厦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香港中银大厦(Bank of China Tower)建筑师:贝聿铭总面积:130 000㎡项目地点:中国香港项目时间:1985年—1990年 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束縛”的局促土地。要满足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的香港中环区“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 架构: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高楼承受的风载必须是纽约与芝加哥的两倍,耐震度也必须比洛杉矶强四倍。结构工程师罗伯森(ENR杂志1989年的风云人物),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注混凝土,以之作为抗风力承重的主干。因此,贝聿铭建筑师把自己设计的结构体比喻成竹子—也就是有着强壮外墙的坚韧圆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