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墓园中之所以给人们的印象是阴森、断肠、悲哀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园中的植物景观造成的。大多数的传统要墓园植物品种单一,基本只是松柏类植物,配置方式陈旧,基本只是简单的列植,没有景观可言,生态效应也比较差。因此在现代城市园林公墓的建设中应依墓园的布局和特点,以特色带全面,从园林绿化与公墓环梅的协调与配合来加以艺术的设计,达到“公墓如公园”的效果。
城市墓园的生态建设重要的措施就是植物造园,以植物为主体,遵循生态园林美学的原则,形成多层次的绿化体系。从单一品种、单一植株的美转移到追求植物群体美。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配置,充分体现出植物群体的立体效果和效益。从而体现保护完整的自然,再造自然,里现出以自然笑为主的朴素的园林美。
1 创建植物景观
从总体上看公墓园林树种应以常绿的松、柏科树种为基调。这此树种树形优美、四季常青、高大挺拔,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象征永恒和万古长青,寄托了亡者生前的凤愿及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哀悼。在殡葬区可以成组种植松柏类观赏常绿树木,可造就墓园庄严、肃穆的气氛,也能体现出人类精神的不死。同时根据不同季节、特殊地形、气候适当配置一些藤本植物和其他开花植物,可以给扫墓者及游客提供一个阴凉舒适的环境,另外还可种植果树以便在不同季节结出崇崇硕果,以此象征丰收吉祥,既可促进生态经济效益,美化净化环境,又与扫墓者及游客的心理相吻合。以改变公墓草园林区以往一片寂静凄凉和伤感的情调。在墓区,根据不同的埋葬方式可以配合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在碑葬区主要突出的是墓碑文化和雕塑文化,植物造景起到衬托气氛,多是体现在生态效应上,配置方式可以采用行列式规则栽植或是配合雕塑做自由搭配。而在树葬、草坪葬及花坛葬这样的生态葬区,更加突出的就是植物景观了,主要的原则就是在统一中寻求变化,采取灵活多变的配置方式。修剪的流线龙柏组合、蜀桧垂直造型等极具时尚型;把地坪看作一张绿色的画纸,在其上用植物材料作立体画,由色彩斑驳的花灌木组合成立体景观,其体态、线条的设计所构成的空间体积可表现出随意和浪漫,其艺术魅力是用大自然提供的植物材料来创作的空间艺术,芳草如茵的底丽,色彩斑斓的花丛,伴随着作响的音乐喷泉等等;在边缘设计上,不宜用硬质栏杆或植物树篱分隔,在边缘局部散植灌木花丛,以示空间的分隔,标志着园区的平易亲切。在墓园的其他功能区可以建立如观赏型、环保型、知识型、文化型、环境型、文化娱乐型等多种植物群落模式,形成乔、灌、草结合的立体配置方式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
城市墓园树种选择原则有:(1)符合本城市所处的自然气候带森林植物的生长规律。(2)选择乡土树种或多年来适应本市自然条件的外来树种。(3)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4)选择具有能反映殡葬文化、地方特色的树种。
2 建立植物群落
作为具有生态、旅游功能的城市墓园应该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强化生态效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改静环境小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综合作用,达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植物群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组合体,它构成的自然空间和环境能提供休憩、观赏等生活得求,而人工植物群落就是模拟自然的多居次生态群落。公墓大多是利用荒山癖地建立的,更应充分利用植物建立人工群落按生态学原理,根据不同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特性组成垂直型混交或梯度型混交形式,采取多层次(上层、中层、下层、地被)种植法,以乡土树种为主,达到乔、灌、草相结合,阳生与阴生相综合,常绿与部叶相结合运用生态原理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有效地调节植物的生态关系,提高植物群落单位叶面积系数,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建立出较强的生态性、抵御性、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的稳定人工植物群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37.75 万条内容 · 2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墓园景观元素的应用1 园林小景的应用 公墓园林化是城市公墓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园林的思想内容通过艺术的选园手法。在中观、微观的空间尺度中,运用传统的园林艺术手法,采取壁画、雕塑、绘画、书法、盆景、园林小品、小游园等多种形式,创造、引发:、激活、协调人们审美心理的空间景观,成为展现城市公墓园林文化的画卷。 小景的布局,中国园林多通过借景、框景、点景等人工方式达到园区风景的完美与协调统-。弥补自然景观的不足,以获得视觉上的美感、身心的享受和心理的愉悦。山、水、桥、石、亭、榭等景观合理搭配,产生美的享受。如今运用现代的结构手段同样能创造出像古典园林传统木构体系那样灵活多变、渗透流动的空间,各种新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也有助于现代园林轻快明朗的性格。新技艺和新材料在园林建筑的造型、结构、装修等方面也创造了许多的表达手段,如用钢筋混凝土也可作悬挑结构,取得视线开阔,造型简洁的景致,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代替一定量的天然景石构造出假山和山石小品,如园林游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以往木结构,在形、神、势方面仍能保持着传统游的特色,负起在景观上组景、借景和划分空间的良好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