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园林小景的应用
公墓园林化是城市公墓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园林的思想内容通过艺术的选园手法。在中观、微观的空间尺度中,运用传统的园林艺术手法,采取壁画、雕塑、绘画、书法、盆景、园林小品、小游园等多种形式,创造、引发:、激活、协调人们审美心理的空间景观,成为展现城市公墓园林文化的画卷。
小景的布局,中国园林多通过借景、框景、点景等人工方式达到园区风景的完美与协调统-。弥补自然景观的不足,以获得视觉上的美感、身心的享受和心理的愉悦。山、水、桥、石、亭、榭等景观合理搭配,产生美的享受。如今运用现代的结构手段同样能创造出像古典园林传统木构体系那样灵活多变、渗透流动的空间,各种新装饰材料的质感和色彩也有助于现代园林轻快明朗的性格。新技艺和新材料在园林建筑的造型、结构、装修等方面也创造了许多的表达手段,如用钢筋混凝土也可作悬挑结构,取得视线开阔,造型简洁的景致,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代替一定量的天然景石构造出假山和山石小品,如园林游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以往木结构,在形、神、势方面仍能保持着传统游的特色,负起在景观上组景、借景和划分空间的良好作用。
2 自然元素的应用
水是墓地中最神秘的要素,也是最自然,最早被人们认识和崇拜的一个元素。静水下仿佛暗伏着一个诡异的世界,仿佛象征逝者最好的归宿。而活泼动感的水又象征着鲜活的生命,被视为生命的起源e由此,墓园的设计对水景的处理是值得好好思考的。
在英国谢菲尔德公墓改造方案中设计师就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设计顺着地形,利用该地丰富的降水条件和北面河流良好的引水条件,让水贯穿于整个园子中,随着季节变换,降水的变化,河流的盈澜,使各季的水态大不相同。2月-5月处于常水位时期,降水量在62.5~67.9mm,水边的水仙,漫坡的社鹊花绽放,东南部缓缓的草坡斜侵入水,树丛呈团状散布在修整的草坪上,创造出丰富的透景线,加深景致和空间通透感;6月~8月处于枯水位时期,降水量在51~66mm,溪道变窄,甚至有局部的断流,椭圆凹地的水面下降,平台、栈道呈现,地形呈现,树木浓密,林荫下篮紫色花盛开。10~1月处于丰水期,降水量在73.9~91.9mm,溪道变宽,增多,局部扩大成小水面,椭圆凹地积满了水,平台、栈道被淹没,小路嘎然而止象湍湍的溪流倏然不知去向,引人遐想。
另外,利用科学设备成就也能创造出奇特景观。如人工海涛、人造云雾等,为现代景观增加了富有吸引力的活动项目。现代光、声技术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新颖墓园景致,如各种声控喷泉和水幕所成的美妙声调旋律;利用电子技术把静止的内蕴美的艺术创作变为新颖、活跃、充满动态的“动感雕塑”是把振动原理、闪光照明、回馈控制系统三种技术综合起来创造成的,它能在游客的参与下作出反应,创造出种种不同的视觉形象,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光影变幻和奇妙的投影光束,把人们带入神话般的境界。在水池汀步中设踏泉,当游客脚踏时即会喷水,饶有情趣。太阳的移动是自然节奏的体现,透过光传达着时间。光在角度,强度,色彩上无休止地变化着,其无限变化使光成为自然的象征。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37.76 万条内容 · 29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墓园植物造景初探摘要:阐明了墓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中国古代墓园植物应用的情况。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了墓园植物选择的7个特点,界定了墓园植物配置的概念,探讨了基因植物配置中的艺术原理运用、植物平面布置和植物空间营造。 关键词:风景园林;墓园;植物种类;植物配置 我国古人将植物看成是民族和江山的象征。《论语》曰:“哀公间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说明了古人对植物的崇敬。后人更是将植物人格化,成为“比德”对象的文化渊源[1]。植物因具有丰富的色彩、各异的姿态和芬香的气味,使其在古今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无园不木”。历代造园者均十分注重植物,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植物造景艺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