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框架柱轴压比的一点看法

框架柱轴压比的一点看法

发布于:2015-05-22 16:50:22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最近用PKPM 计算上的时候,老是觉得计算结果中的轴压比的数值有点问题,比自己预计的要小不少,一直不太明白,今天手算了一下,发现PKPM的 计算值比手算值大约小30%左右,估计程序是按混凝土轴向抗压标准值计算的,于是用该值计算了一下,果然如此,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被程序给骗了,比如 正确的轴压比是0.8,按轴向抗压标准值计算的结果是0.56,让你看起来很不错。

  (后记 说明:在仔细检查了以后发现,pkpm计算时如果采用中、强震屈服计算选项时,计算结果采用标准值,要想获得正确轴压比,将这个选项去掉。不是结果不正常。)

 因为觉得结果不太正常,所以仔细的看了几遍轴压比的定义,看后发点小意见。

  抗震规范上写的是:

 柱组合的轴压力 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混凝土 规范里则是: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 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高层规范里则是: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从这三个规范的写法上来看,我们国家的规范写的真是不严谨(相比规范是强制性文件),比如抗震规范第一句竟然不提是地震作用组合,也可能觉得这是抗震规范,当然就是指地震作用组合,何必要说?相比较而言混凝土规范写的要好一些。

  除此之外,这三个规范都提到“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如果你不是特别在意它的含义的话,一般都会理解为基本组合设计值,这是没错的,但是翻翻荷载 规范就可以知道,所有的荷载效应组合后得到的值都是设计值,这就是我们国家规范的不严谨性,而且这一术语在各个规范里都可以看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老的名 词不时出现在规范里。

 这说远了,自己明白就行了,接着说轴压比的问题,因为是在北京作设计,基本上都是八度抗震,所以无地震作用 组合的情况没有遇到过,因此就胡思乱想了一下,地震作用组合简单的表达为:1.2(永久荷载+0.5可变荷载)+1.3地震作用,无地震作用组合简单表达 为:1.2永久荷载+1.4可变荷载,因为没有地震作用,前一个计算值应该小于后一个计算值,如果作高层的话,风荷载会起控制作用,那么是否会发生这样一 个问题,无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的截面要大于相同 建筑地震作用组合的截面?会不会发生???

 当然无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制比较低,三级抗震比二级抗震高0.1,比一级高0.2,还是比较可观的数字,可能不会这种问题,今天想不明白了,改天建个模型对比一下。
  • 低调360
    低调360 沙发
    再对比看看,等你结果
    2015-06-05 11:21: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

41.24 万条内容 · 40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04G101

基础一、1、04G101-3图集第6页关于“加腋”注写的规定:“b×h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但是,基础梁有两种“加腋”,一种是侧腋,另一种是顶腋。第6页没有说明此标注是侧腋还是顶腋?不过,看了第33页“基础主梁梁高加腋注写图示”与第38页“基础次梁梁高加腋”的图形语言,我认为第6页说的是“梁高加腋”。——这个认识对吗?2、而且,我有这样的认识,对于“基础主梁加侧腋”,设计时,在施工图上是不必进行注写的,施工人员“自动”按照第31页“基础主梁与柱结合部侧腋构造”来进行操作即可。——这个认识对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