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一个道路路基的问题,望诸位不吝赐教:
某次干路位于地下结构与高填土上方,一半为钢筋混凝土地下车库(群桩基础),一半为地下结构施工期间遗留的基坑支护结构(详图片描述)及回填的松散土(主要为粉质粘土素填土,详下文地质条件)。
考虑回填土深度及换填分层压实的工期问题,原设计方案对支护断面以上的回填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但在施工中发现大部分路段的回填土均含有较多的建筑垃圾,钻机难以钻进。
根据施工中发现的问题,请教大家除了搅拌桩复合地基外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处理方法?
换填分层压实的处理方法鄙人考虑过,但是填土深度较深,担心不是很合适。如果路基
处理不当,使用中很有可能会因为路基与地下结构之间的差异沉降导致沥青路面的纵向裂缝。
先谢谢大家了!
地质条件如下:
在地表下20.05m深度范围内除素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滨海、河湖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和粉砂组成。按其成因及物理力学特性的差异自上而下分为5个主要层次,各土层分布及结构特征分述如下:
①-1层素填土:杂色,以粉质粘土为主,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匀,属欠固结土。部分路段夹有碎石等杂物,部分路段上部为耕植土。厚度: 0.50~3.90m,平均1.78m;层顶标高: 1.97~2.58m。
②层粉质粘土: 灰黄~灰色,软塑,含铁锰氧化物,夹粘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土质较均匀。厚度: 0.70~2.80m,平均1.49m;层顶标高: -1.59~1.77m。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650kPa,压缩模量平均值为4.42MPa,工程性质差。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及少量腐殖质,夹少量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土质不均匀。厚度: 1.30~6.30m,平均2.70m;层顶标高: -1.82~0.7m。比贯入阻力Ps平均值为360kPa,压缩模量平均值为3.14MPa,工程性质很差。
④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铁锰结核和氧化铁斑纹,夹青灰色粘土条纹,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高,干强度高。厚度: 0.50~6.00m,平均4.30m;层顶标高: -7.53~-2.6m。
④2层粉质粘土:草黄色,可塑,含钙质及氧化铁锈斑,夹粉土薄层,底部粉性较重,粉土薄层变厚,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厚度: 2.40~3.50m,平均42.87m;层顶标高: -8.80~-6.60m。
⑤层粉砂:草黄色,稍密,饱和。局部夹薄层软塑状粉质粘土,含云母碎片,粘粒含量约5.3%。该层未钻穿。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挺好的资料,学习了,值得收藏!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