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047期:建筑师黄向明 设计创造价值

047期:建筑师黄向明 设计创造价值

发布于:2015-01-28 18:03:2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来源:ABBS

黄向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84年同济大学建筑学士、1993年比利时鲁汶大学(K.U.Leuven)建筑学硕士。加入天华前曾在多家中外设计单位工作。

【ABBS】当年为何会选择出国留学却又回国创业?

【黄向明】从理性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理由,更没有想过是否因为理想。
同济毕业后我一直在同济设计院工作,90年开始在比利时求学。出国算个梦想吧,去看看,去看看没悬念。回来才是悬念。那会很难出去,出去的也几乎没有回来,对大多人来讲回国并不是好的选择。但是我们那一代是有情结的。也许因为这样,所以就回来了。留学前后我一直都是别人的事务所工作。后来公司成立受朋友邀请就加入了。我仅是天华的开创者,与天华一同成长、一同发展。

【ABBS】12年,您所有的作品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个?它的特点在哪里?

【黄向明】应该是最早那个项目——金桥开发区的碧云社区。虽然很早,就现在看起来也是相当不错的。对于我们一个公司来说,从十几年前走到今天,到目前为止,它都还在发挥作用。最初做项目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但我们慢慢的找到了一条路。而且这条路让我们更理性更客观的看待问题、看待这个社会,并找到自己的定位。

  理论上,建筑师作为专业顾问,理应是建筑设计的主体。人人都想当大师,都想出惊世骇俗的作品。但是这不能仅仅只给建筑师一个标签。我们应该明白建筑师的核心在哪里?很简单——设计的房子,要可以用,不漏水,墙不开裂,人住在空间里面很舒服,因为建筑师就是造房子和设计房子的,贴上这个标签。但是单单这样还不行!好在中国目前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很多的发展商和业主对这个问题考虑得还不是很清楚的,于是,我们就有机会做一些突破常规的事情。这也是中国有魅力的地方。反过来看,无论是看日本的,美国的,欧洲的,看到的都是书本上接触的东西,而那些脑子里很闪亮的东西,都需要在扎实平实的基础上才能显现出来。但好多年轻人都想找一个捷径从同学马上当上大师,这个不太现实。中国目前的状况是:有那么多人需要房子,需要改善生活,大家都在辛勤劳动,都希望有一天能居者有其屋。我们该为这些人提供好房子,让这些人有暇享受生活。顺着这个社会脉络去做,我们才能了解这个社会需求。

【ABBS】在设计领域,中国的设计师总是想将中西方的设计理念与精神融会贯通,造成中国众多建筑缺乏本土风格,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黄向明】所谓东西方的差别是正常的,这勿需置疑。但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和经济制度都己经受西方影响了。这属于“现代化的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即是:现化代本身就发生在西方这样的背景下面,我们尝试西方的理性主义、逻辑思维。

其实我们在五四时代就有对于中国要不要西化的争论,争论本身就是中国现代化的开始。但是中国真正的现代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在这样一个环境前提下,我们再来说我们是不是要东西方结合,己经不需要了。从小的地方说,我们现在的房子,客厅卫生间厨房,都是西方生活的模式。而在之前,那就都是四合院,家族式的生活。而现在大多都是小家庭,也不再有以前那样的复杂的家族关系;从大的地方说,整个城市结构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耸立,生活模式都全是西化的。慢慢的,很多当代的中国建筑师就把西式的东西做的比较透彻了,反而东方式的东西就做的少,做得很淡漠了;或者可以这样说:很多东西被遗忘了。我们的社会和业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文化意识显得较为淡漠,商业主义盛行,现在很多人就是简单在西方的轮廓上加点东方的元素,这种我觉得比较肤浅。在前面十几年的时候,我们在学习西方,西方是我们的蓝图、模型,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城市建设已经做得很好。今后,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ABBS】有人说:“中国建筑由于过分追求建筑的美学价值,而使其往往偏离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轨道,从而也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特色,自主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样实现经济、环境、功能、美学整体的平衡?

【黄向明】诚然,一个建筑的完成,要经历无数个环节,涉及许许多多相关的条件。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的作品,也是整个社会的作品,“建筑这门艺术具有社会群体性的基础”。这中国的特色。也是过度追求外表美观的一个原因。传统上中国人好面子,其实我们理解中国的特色不应只是从形式上,而是应该从思想上;传统上不只是从材料或是外观上看象不象中国,而应该从事物的本质上来考虑。比如买房子,大家不会去关注房子的平面功能好不好,使用是否方便,节能保温好不好,而是去关注房子外观怎么漂亮,要看上去怎么气派,这本身很有中国特色。这是一个集体性的思维模式,传统意识和价值观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央为什么要做小户型,就是出于社会的整体考虑,但是大家不太接受。平衡不平衡不能简单的从经济上来衡量,仅仅只从建筑的角度没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一片农田建成一个城市,很多东西是没有先例的。但是我相信,慢慢的我们中国就会提出我们自己的主张。

【ABBS】在业主众口难调的情况下,天华维持客户的建筑理念或方法是什么

【黄向明】国内一线发展商的项目我们都在做。我们发现,现在发展商中有很多精英人才,他们非常理解建筑学这方面的问题,建筑学的知识框架也是有的。但是当他们面对市场,面对这个社会,他们面临的更实际的问题是要把做出来的产品卖掉。所以我们做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发展商的问题。我们也是通过一些项目,慢慢摸索到社会的价值观在哪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很幸运的。这些高品质的开发商经历的时间比我们的还长,他们有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需要学习的。建筑师和业主是联合体,同时也存在着从属关系。许多开明的业主在为建筑师能出好的作品创造条件,同时来自业主方的压力也促使建筑师造就出杰出的作品。我们可以在健康的框架下进行沟通和协商,这样这些众口难调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ABBS】以设计高品质住宅见长的天华,为何要考虑进军商业设计领域?在拓展商业设计领域所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能否保证与住宅一样的高品质,创造中国的又一个“设计第一品牌”?

【黄向明】我们于09年开始拓展进入商业领域,做了十几年的住宅。最初我们定位也是从住宅开始。当时公司成立时只有十来二十人,而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很强大很有经验的,如果要做好的项目,我们的策略就不能是从所有方面与他们进行竞争,这样会处于下风。但是我们将一件事做好了,就会有突破口,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所以我们选择了住宅。住宅类型在设计的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最大的,相对来说机会也是比较多的,找一个不太难的点,加上我们花大的精力,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在住宅上取得了成功,所以就想在别的地方有所扩张,有所发展。我们选择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做城市综合体,以我们的判断,以后在大城市中心,象北京上海,不可能再拆地来做纯住宅小区,不太现实,因为土地的价值太高了,需要综合利用。下面做商业,上面做办公室或是酒店,诸如此类。这些以后可能会是主流形式。

  对于我们天华来说,目前问题是本身的经验不足,但最大的问题是行业内对我们天华的固有认识,提到天华,会想到住宅设计,如果做别的,可能会有担心,对我们来讲也没关系,设计是一通百通的,虽然这个门类有一些专业的知识,门槛也不是太高,很多东西都可以融会贯通。去年我们也在努力,参加投标、跟原有的客户做推荐等等。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除了国外成熟的国家,国内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对于此类的项目都没有太多经验,比如象恒隆广场这样的项目,国内的建筑师都比较陌生,包括国内的发展商也很陌生。现在的类似项目都会找国外的设计师,他们有经验。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毕竟我们了解本土的文化和生活,照搬国外的模式根本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本身情况。就象做住宅一样,从早年的混乱到现在的成熟模式,己经是非常成熟了。现在综合体刚刚起步,需要有一段时间才能走向成熟,我们有信心用五年时间将这些做得跟住宅一样的好!

【ABBS】随着"发展创意产业"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创意"一词成了这几年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广泛出现在各种活动、见诸于各种媒体。然而,如何去走这条的道路,如何才能让创意的设计作品和实用的建筑物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有效的让创意在建筑中体现出价值。这样的任务是什么样长期默默工作、创造了卓越成就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机构来承担的?

【黄向明】我觉得我们很有创意!很多人在设计这个行业内把创意想象成或是理解成一个形式的创新。其实建筑是一个很繁杂很综合的东西,而建筑师又是一个集成的职业,你要了解开发商,业主,消费等等需求。创意早已超越了一种形式,所谓的创意是将某件事作为一种有创新性的东西,而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改变。

【ABBS】对于品房网的评价

【黄向明】我觉得,品房网的创立,会对设计有一个非常好的影响。现在建筑类专业媒体——市场——房地产媒体几者之间太脱节。大多建筑类专业媒体高高在上,关注的问题比较理论化,欲现实发生的事距离较远;而房地产媒体又大多太商业化,讲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房地产媒体都只在关注如何兜售房子。我觉得ABBS就很好,让所有关心建筑的人都进来发言、评论。我觉得优秀的建筑师都该站出来讲讲话!提升国内整体的设计水平,所以我相信,品房网将会是继ABBS之后的再一个优秀的网络平台。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雷姆·库哈斯:建筑是一项危险的职业

来源:互联网 “建筑是一项危险的职业。”——瑞姆·库哈斯 倘若你是一位建筑设计师,欧洲的转变对OMA的组织有何影响?   瑞姆·库哈斯:建造丹哈格歌舞剧院(Den Haag Dance Theater)是一个艰难的工程。它像是多年未补的黑洞,令人感到离奇、可怕。当然,OMA的资金不足,某方面所接受的工作量太大,导致我们与处理音响问题的工程师、结构设计师、机械工程师们言语失和,并且有所争执,两边处于散伙的状态也曾持续了六个月之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