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装饰装修施工 \ 浅谈玻璃幕墙工程的全方位质量控制

浅谈玻璃幕墙工程的全方位质量控制

发布于:2014-11-10 19:12:10 来自:施工技术/装饰装修施工 [复制转发]
针对玻璃幕墙工程特点,我们对加强玻璃幕墙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工程验收四个方面的全方位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玻璃幕墙将建筑物外围护的防风、遮雨、采光、隔热保温等使用功能与建筑外墙装饰相结合,形成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已在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广泛应用。但由于玻璃幕墙结构的特殊性,涉及材料种类多、技术要求较高,既要有正确的设计计算、规范的工艺流程,又要有配套的加工设备及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因此对玻璃幕墙工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点的掌握更为重要,本文简要叙述玻璃幕墙工程的全方位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一、设计的质量控制幕墙设计要给制作、安装、监理等各方面人员在不经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能完全看懂,因此,图纸应该完整、详尽,表达方式应规范化。现在玻璃幕墙工程多由施工企业自行设计,图纸未经原结构设计单位审核,有的虽经审核,也只是从总体方案、立面效果上粗审一下,未起到技术审核把关作用。因此,设计图纸极不规范,普遍存在设计图纸深度不够、设计图纸不全的现象:无施工图说明和施工要求,缺少节点大样图,缺少预埋件锚固节点计算、幕墙龙骨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等计算;避雷、防火、防排水措施不当,没有通过设计确定幕墙自身避雷接地系统的设置分布、引出线的材料和截面尺寸与主体结构防雷系统可靠连接,并在设计图、大样图上标注清楚,而直接利用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作避雷接地的连接体;设计图中没有标出预埋件位置,忽视三维调节处理。另外,有些工程的玻璃幕墙设计滞后于主体工程进度,结构上未设预埋件,使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措施不当,影响可靠的连接。还有些工程楼面外缘没有实体窗下墙,但没按要求设置防撞栏杆,所有这些都给玻璃幕墙留下了不同程度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二、材料的质量控制幕墙用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中规定的高精级要求,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中规定的AA15级,结构件型材壁厚不小于3mm。结构胶要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剥离强度、撕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它同时也起到避震的作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和耐候硅酮密封胶必须由材料供应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保限年限的质量证明以及结构硅酮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报告,且应注意同一批次的结构胶质量是否稳定,不得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结构硅酮胶,耐候胶与结构胶不得相互代用,尤其不得将结构胶作为耐候胶使用;五金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易生锈的不锈钢材料,电焊时应对不锈钢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电焊火花溅到不锈钢上引起生锈;严格按规范要求采用防火等级为A或B1的材料,当材料的防火等级不明确时,应取样进行测试。

三、施工的质量控制玻璃幕墙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预埋连接件制作安装;

二是构件制作及安装施工。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幕墙与主体连接,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但必须通过节点强度试验决定其承载力,试验项目及承载力应由设计决定。预埋件、连接件必须安装牢固,位置正确,焊缝质量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的要求,并经防腐处理。

(2)幕墙连接件应有三维调节余量,可调节范围各为40mm,并有防松脱措施,受力的铆钉和螺栓每处不得少于2个。

(3)构加式幕墙立柱应采用大套管连接形式,立柱连接芯管伸入立柱每端不小于立柱空腔高度的2倍,立柱与芯管应为可动配合,上下柱间隙宽度不宜小于10mm,并应用密封胶密封。

(4)立柱与横梁两端连接应加设弹性橡胶垫片且应用密封胶充填严密。

(5)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应保持一定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不少于2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的宽度与槽口宽度应相同,每块长度不应小于100mm。玻璃与构件之间隙应使用弹性材料填充,不得用气硬材料填充。

(6)玻璃四周橡胶条镶嵌牢固不松脱,四角应斜向断开,断开处和中间部位应用粘结剂粘结牢固。(7)隐框、半隐框幕墙禁止现场打注结构胶。

(8)结构胶、密封胶打注应均匀平整顺直,粘结严密牢固,无气泡,密封胶不得三面粘结。结构胶粘结厚度和宽度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同时,结构胶粘结厚度不应小于6mm,且不应大于12mm,粘结宽度不得小于7mm;密封胶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

(9)全玻幕墙玻璃与玻璃、玻璃与玻璃肋之间的缝隙应采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嵌填严密,缝隙宽度不宜小于6mm。四、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五、结语及建议玻璃幕墙工程的质量控制应从选择具有资质及较强施工能力的专业施工队伍开始,严格玻璃幕墙工程的设计审核,对材料、构件的加工制作、安装等设置相应的质量控制点,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等技术标准进行控制,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确保玻璃幕墙工程的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
  • ymwatcher
    ymwatcher 沙发
    谢谢楼主的分享,加油。。。
    2015-01-22 19:55: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饰装修施工

返回版块

10.76 万条内容 · 3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住宅装饰中厨卫渗漏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在住宅厨卫装修工程中,常出现瓷砖脱落、墙面开裂 、漆面效果不佳、出现接缝处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是影响住宅舒适度的一大通病,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不但会影响美观和引起墙面的渗漏,而且会给房屋结构带来质量隐患。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在选材、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都要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以消除此类质量通病。 1 厨卫渗漏成因分析 对厨卫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才能达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目的。 1.1 防水设计 现浇混凝土楼板,未设计防水层;楼地面排水坡度过小,不足2%,排水方向不准确,地漏、阴阳角、浴缸下地坪的标高设计不合理、或无详图,造成地面积水,排水不畅;管道预留孔位置设计不准确,与楼板孔洞贯通。 1.2 材料 原材料和器具品种繁杂,质量及档次相差悬殊,劣质产品使厨卫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⑴选用了耐水性能、耐腐蚀性能不良的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出现腐烂、软化、溶胀、破坏现象,或固化后出现收缩、开裂、孔洞、杂质、强度及延伸率低、耐水能力差等现象,涂料与基层粘结强度低,或不能粘结。选择不适用于厕浴间的防水卷材,卷材接头粘结强度不够,节点包封不严,引起渗漏。 ⑵上、下水管道质量不过关,镀锌铁管砂眼太多,短期内不易察觉,经过一段时间使用,锈蚀、砂眼就穿孔漏水。 1.3 施工质量 ⑴防水层粘结不牢,涂膜、防水层厚度不够,涂膜施工工艺不合理,引起收缩开裂等,出现多点渗漏、串流渗漏等;找平层施工质量不好,引起起砂、酥松、掉灰等,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出现渗漏。 ⑵地面排水不畅,主要原因是地面面层及找平层施工时未按设计要求找坡,泛水坡度太小,地坪排水没有集中流向,造成倒坡或凹凸不平而积水,长期潮湿而霉烂。 ⑶排水管和存水管处没有支架或吊箱,排水横管没有排水坡度,甚至倒泛水,而预留管口的封堵不密实,造成接头松动漏水。 ⑷二次排水口在施工过程中被堵塞,造成沉箱内积水;卫生间浴缸下面地坪处理毛糙,落地灰碎砖等杂物不清理,形成局部积水。日久天长后向墙内洇水,导致局部墙面洇透发霉。 ⑸现浇楼面没有预留或少留孔洞,安装时临时开洞加套管,二次混凝土捣固不实,致使沿管壁渗漏。有的甚至不浇筑混凝土,用碎砖塞洞,上面用水泥砂浆抹面,使洞口处没有强度,地漏、存水弯处易松动,造成洞口渗漏板底出现滴水现象。 ⑹二次浇筑的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吊模支撑不牢固,或预留洞口四周清理不干净,使二次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结合不好,产生收缩缝隙。 ⑺二次装修施工处理不当破坏了原有楼地面的防水层,装修后出现楼地面渗漏现象。二次装修随意改动上下水管道、电气线路,剔除原用水设备等,导致排水不畅、管道穿楼板处渗漏水的现象。 2 厨卫装饰防水的必要性 根据有关部门的据统计,我国房屋建筑中渗漏率高达48.5%,其中,厨卫的渗漏问题尤为突出,是家居装饰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厨卫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新建成的房屋的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都会按一定要求做防水处理,但大多数新建房屋的厨房地面未做防水处理。当原有防水层完好的情况下,装修后不会发生渗漏现象。但在实际的家居装修中,增加或移动一些厨卫间的设施设备,穿板管道的重新布局,厨卫墙体的改造,下沉式卫生间在防水层上面回填等,都容易对原建筑防水结构造成破坏。在这种情况下,若不重新做防水施工,装修后易发生渗漏、回潮、发臭、腐烂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的正常使用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还会使建筑构件或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厨房、卫生间装修防水处理势在必行。 3 厨卫渗漏防治对策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预防渗漏既要从设计入手,在施工操作上多下功夫,同时还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因此,本文建议从准备工作、防水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施工过程4个方面进行预防,以确保厨卫防水工程质量。 3.1 准备工作 厨卫防水工作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忌走捷径。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对现场的各种材料和器具逐一检查。如果是厨卫进行二次装修,还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⑴进行原始房屋的检查。主要看厨卫的地漏、立管等处周边是否有渗漏痕迹,如果发现渗漏现象,需先进行处理。 ⑵获取原始房屋的水管走向图,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维修。 ⑶进行闭水试验,彻底检查防水层的质量。在装修之前,应先对卫生间地面做24小时的蓄水试验,如有渗漏或有破坏防水层的施工,应重新做防水处理,重新做蓄水试验,直到无渗漏现象为止。 3.2 防水设计 设计决定着整个厨卫的布局功能。设计时对规范不详之处要详细说明,不能让施工人员从中取巧。 ⑴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⑵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12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 ⑶排水坡度。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应该保持在2%~3%,地漏处排水坡度,以地漏边向外50mm处排水坡度为3%~5%;地漏标高应根据门口至地漏的坡度确定。必要时设门槛。 ⑷地面防水。原则上防水层做在面层以下,四周卷起,高出地面100mm。管根防水用建筑密封膏处理好。 ⑸墙面防水。墙面防水与地面防水必须交接好理。卫生间墙面防水高度至少要做1.2m高;如果是非承重的轻体墙,整面墙最好全做防水,最少也要做1.8m高。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⑹注意对薄弱部位加强,出详图。即要注意各种管线从墙壁穿过处的孔,孔内不要有积水,不要马虎对待孔边缘部分的处理。 3.3 材料选择 ⑴选用防水材料。根据工程性质及使用标准,选择性能优良的防水材料。常见的有:聚氨脂防水涂料、js复合防水涂料(统称涂料防水或涂膜防水),sbs防水卷材、pvc防水卷材(统称卷材防水)。 ⑵水管及配件。在布置给水系统时,要选购有品牌的、有质量保证的水管及配件,安装时按规范操作,且在墙体内尽量少埋接头,整个供水系统安装好后,把冷水管和热水管串接起来做压力试验,观察24小时如无渗漏现象,方能入墙埋设。 ⑶用做排污水的水管一定要配备存水弯;如果没有存水弯的,也要想办法进行补救。比如在厨房如果预先没有存水弯,就需要在污水管进入排水管道之前用软管进行弯度连接,人为地做出一个相当于存水弯的效果。 ⑷选择填缝剂时要考虑防水性能、粘接性能、耐候性能。 3.4 防水施工 ⑴加强施工管理。厨卫面积小,各工种交叉作业,工种之间要相互配合,要有成品保护措施;防水层未干时,严禁进入工作面乱踩,以免破坏防水层;禁止在地面开槽走管破坏原有防水层。 ⑵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 ⑶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⑷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10~20mm厚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⑸卫生间浴缸下地坪用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定出排水方向,找出坡度,浴缸下单砖墙要留检查孔和出水孔,便于检查、清理及排水。 ⑹卫生间、厨房墙地砖收口正确合理。比如卫生间的瓷砖铺贴应该是墙砖压住地砖,在铺完地砖之后再铺__上与地砖相邻的墙砖。 ⑺洗面盆、洗菜池安装要平衡牢固,防止受力晃动,排水管接头松动漏水。 ⑻塑料排水管穿过楼层需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捣固密实,且套管要高出地坪20~30mm,做成一个小台盘,防止沿壁管渗漏。 4 结束语 总之,装修工程中的质量通病给房屋带来各种各样的质量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这些质量通病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认真选材,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很多质量通病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破坏力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