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关于板不需要配置抗剪构件的心得体会

关于板不需要配置抗剪构件的心得体会

发布于:2014-10-10 21:40:10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混凝土楼板之所以不考虑验算抗剪承载力,是因为一般情况下抗剪承载力都是足够的,没有必要验算。实际上,楼板抗剪承载力的保证,主要是通过厚度的控制,只要楼板厚度在合理范围内,不是太薄,抗剪承载力一般都足够。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3.3条规定,“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0.7*βh*ft*b*h0”。而第9.1.2条规定,“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综合这两条,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第9.1.2条的规定,基本就能满足第6.3.3条的规定,所以不需要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也没有必要验算抗剪承载力。
就拿单向板举例来,跨度L,单位为米,设计面荷载q恒加活一般10kN每平米,考虑屋顶花园什么的,放大一点,按每平米30kN算,对于混凝土板来说,这个荷载估计已经非常保守了。它的实际支座设计剪力是多少呢?V=0.5*q*L,大约15L(kN)。
取跨厚比的上限30,板厚为L/30。按照第6.3.3条计算一下不等式右边的部分,按最保守的C20考虑,ft是0.9N每平方毫米,βh取1,可得0.7*βh*ft*b*h0约等于0.7*1*0.9*1*(L*1000/30-20)=21L-12.6(kN)。
只要L大于2.1米,实际剪力设计值15L就小于21L-12.6,而且我们考虑的是最坏的情况,所有的变量都是取最不安全的值,比如跨厚比取上限30、混凝土强度取下限C20、荷载取上限30kN每平米。实际设计中,单向板的跨厚比通常要小一些、混凝土通常C30、而一般楼面荷载通常在10kN左右。所以,对于通常的情况,实际设计剪力值要远远小于按第6.3.3条算出来的不等式右边的值。
那如果板跨度L很小呢?岂不是就不满足第6.3.3条了?别怕,还有混凝土板最小厚度的要求,第9.1.2条还规定了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比如单向板最小厚度是60毫米,双向板是80毫米。如果板跨度很小,厚度还按照L/30取,则厚度会太小,可能不满足第6.3.3条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触发了这个最小厚度的规定,上面式子里的(L*1000/30-20)就变成了(60-20),实际上算下来还是会大于实际设计剪力。


全部回复(1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k20051761
    lk20051761 沙发
    分析的比较到位,如果能再加上主要设备的集中荷载分析就更到位啦:lol
    2014-10-31 11:01: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蜀山
    蜀山 板凳

    多谢楼主分享
    2014-10-31 10:15:3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7 万条内容 · 210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100%的结构的布置利弊?

关于结构布置,在建筑条件都允许,satwe数据都能调整满足的情况下,对于下面两图的结构布置(图一主要是用次梁将楼板布置成单向板;图二是布置成双向板),小生想请教下,大家都更乐于选择哪一种布置?能想分享下利与弊吗,还是说哪一种更经济?(希望能向各位学习,谢谢)图一:图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