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砖混结构 \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之板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之板

发布于:2014-06-16 14:04:16 来自:建筑结构/砖混结构 [复制转发]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 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
  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
  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
  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式是否相同,两侧的钢筋全部按锚固进行计算。弯折长度为15d+高差。
  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的判断条件进行处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我们如何处理柱纵筋?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
  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砖混结构

返回版块

10.1 万条内容 · 39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之柱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