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间歇灌溉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间歇灌溉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发布于:2007-10-02 21:42:02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1. 间歇灌的特点
试验研究及实践结果表明,间歇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的模式,具有灌水速度快、效率高、节水节能、灌水均匀度高等优点。

(1)灌水速度快。据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在河北廊坊进行的对比试验,间歇灌比连续灌水流推进速度提高了18%~50%,灌水效率提高15%~33%。节省了灌水时间,缩短了灌水周期。在相同流量下,在相同灌水周期内,可扩大灌水面积。

  (2)节水、节能。间歇灌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其节水率大小与畦(沟)长、土壤质地和灌溉季节有关。一般情况下,间歇灌较连续灌节水15%~30%。在提水灌区,间歇灌还能节能,降低灌溉成本。

  (3)灌水均匀度高。与连续灌相比,间歇灌减少了畦首入渗量,避免了大量深层渗漏损失,而使畦尾入渗量增加,畦田首、尾入渗量的差距减小,灌水均匀度提高,一般可达80%以上。

  2. 适用范围
适于连续灌的自流灌区,提水灌区、井灌区都适合采用间歇灌;沟畦长度大、地面坡度平坦的灌区宜优先采用间歇灌;透水性较好或良好且含有一定粘粒的土质适于间歇灌。
沟畦较短,地面坡度大,透水性差的粘性土和透水性过强的沙质土,间歇灌的优点不明显,不宜采用。
  • mazhangjin
    mazhangjin 沙发
    在两次淹水之间使稻田维持一段无水层土壤湿润状态的一种灌排方式,俗称“干干湿湿”或“前水不见后水”。主要用于地势低洼的种积或湖积平源,以及山区丘陵地区中峡谷地带的水稻土,如圩田、湖田、沤水田和冷浸田等。这类稻田一般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灌溉水层和地下水面常相连接,稻田通透性极弱,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水冷土温低,土体呈现灰色或蓝绿色,土粒分散无结构,水、肥、气、热状况不良,还原性物质含量高,水稻生长往往受阻。因此在灌排方式上必须以增温增气为前提,实行间歇灌溉,除在返青期和孕穗期保持水层外,其余各生育期间都保持田土干干湿湿,以改善其冷性及强烈还原状况。如灌溉水温低还应通过晒水田或回水沟,使水晒暖后再灌入田中。随着施肥水平和产量水平的提高,对于土层深厚、肥力高的稻田也有采用间歇灌溉的,以利于更新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并控制无效分蘖和促进茎秆健壮,降低棵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同时也可避免一次重晒田对水稻生育的不良影响。

    间歇灌溉法一般要求水源充足,灌排渠系配套,田面平整,田间还应该开好围沟和丰产沟,做到灌排自如。此外,由于稻田经常处于无水层的湿润状态下,许多杂草容易发芽繁殖,还必须注意防除杂草。
    2007-10-03 12:31: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十种农业节水技术

水对农业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十种农业节水技术,与广大农民朋友共飨。  一、渠道防渗技术。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0.4至0.5提高到0.75至0.85。此外,渠道防渗技术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  二、管道输水技术。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特点,与土渠道比较,利用管道输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5%,增产幅度10%左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