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十种农业节水技术

十种农业节水技术

发布于:2007-10-02 21:40:02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水对农业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十种农业节水技术,与广大农民朋友共飨。

  一、渠道防渗技术。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0.4至0.5提高到0.75至0.85。此外,渠道防渗技术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

  二、管道输水技术。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特点,与土渠道比较,利用管道输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5%,增产幅度10%左右。

  三、畦灌、沟灌技术。畦灌是耕地经平整后利用畦埂将田块划分成小块进行灌溉;沟灌是耕地经平整后,以一定距离开成一道道输水沟,灌溉水通过水沟进行灌溉。

  四、喷灌技术。喷灌可使水的利用率达到80%。由于取消田埂及农毛渠,一般可以节省土地10%-20%,作物增长幅度可达20%-30%。此外不需平整耕地、修建田间农毛渠和打埂,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

  五、微灌技术。微灌将水和肥料浇在作物的根部,它比喷灌更省水、省肥。当前在我国推广的主要形式有微喷灌、滴灌、膜下滴灌和渗灌等。膜下滴灌具有增加地温、防止蒸发和滴灌节水的双重优点,节水效果最好。近几年,在我国西部得到迅速推广。

  六、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灌溉,即改变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而采取“薄、浅、湿、洒”的方式进行灌溉。这项技术只是改变灌水习惯,可以节水1500/,增产稻谷375kg/,效益显著。

  七、集雨节灌溉技术。集雨节灌工程可以使干旱缺水地区群众同平原地区一样发展“二高一优”农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集雨节灌溉技术已在西北(降雨量一般要大于250m)和西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八、“坐水种”技术。在一些干旱缺水尤其是东北地区,春播时常因春旱出不了苗或出苗不齐,为保全苗,采用机械或用水箱、水袋拉水在播种时进行点灌,俗称“坐水种”,这种方法投资少、简单易行。

  九、抗旱保水技术。抗旱保水技术主要包括在农田推广使用国产的抗旱剂,以及通过地膜和桔秆覆盖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对天然降雨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提高抗旱能力。近几年每年推广施用抗旱剂近6.7万,平均增产10%-20%。

  十、管理节水技术。通过提高灌溉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达到节水的目的,主要有根据农作物需水量和对土壤墒情的监测,进行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溉。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微灌系统中过滤设备的应用

通常微灌系统是由水泵、仪表、控制阀、过滤器组成的首部枢纽和担负着输配水任务的各干管、支管、毛管组成的管网系统以及直接向作物根部供水的各种形式的灌水器3部分组成的。其中灌水器是完成灌水任务中最末级的关键设备,被称为微灌系统中的心脏,而为了能使灌水器正常工作,过滤设备的选择和工作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过滤设备的选择失误,导致灌水器堵塞,会引起配水不均和系统性能下降,甚至造成整个微灌系统瘫痪,这样就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来排除堵塞或重建系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