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答网友问】抗震规范5.1.5下降段衰减指数取值的矛盾及专家的争议

【答网友问】抗震规范5.1.5下降段衰减指数取值的矛盾及专家的争议

发布于:2014-05-01 12:02:01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小_李_飞_刀 于 2015-12-28 13:13 编辑

【答网友问】抗震规范5.1.5下降段衰减指数取值的矛盾及专家的争议
看到我建的注册考试群里讨论衰减指数,我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同时请教了我们董工,弄明白了这个问题,现提几个点大家思考,然后我再抽时间补充详细的分析与解答。我Q是1129729659.
一、在抗震规范5.1.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是一个分段函数,总共分了4段。

2.jpg
1. 直线上升段
2. 平直段:一般的砌体结构房屋在这个段。
3. 曲线下降段:一般的混凝土结构和刚结构房屋在这个段。
4.直线下降段:一般的高耸结构在这个段。
二、根据函数图像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时候,要用到衰减指数,衰减指数分为曲线下降段和直线下降段的,但是规范条文里只给出了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没有给出直线下降段的,这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规范条文只给出了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没有给出直线下降段的?
2、 直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在条文说明里给出是2,但在计算直线下降段的水平影响系数曲线的时候衰减指数是按照曲线下降段的取值还是按照条文说明的2,为什么?
3、 有专家写的抗震规范解读里,说规范这一条条文写的不合理,公式5.1.5-1中应改为下降段衰减指数而不是曲线下降段衰减指数,是否正确?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规范中一定要写为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而不是下降段的衰减指数,事实上曲线下降段和直线下降段衰减指数是不同的,理论上一个是f(1/T),一个是f(1/T^2).(注:f(x)是关于x的一个抽象函数)

三、直线下降段的加度度反应谱(抗震规范的反应谱)是存在缺陷的,这个段位移谱和速度谱起控制作用。

详细分析与解答我会在我有时间的时候在我的贴子里或我们网站学习资源答网友问专题发表,先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和讨论,我相信高手在民间,期待你们精彩的解答。我之前【答网友问】系列,见我相关的主题。

其他【刀哥论项目】系列如下
我Q扣为1129729659

【刀哥】2015年北京院(BIAD)作品-首都新机场(未来最大的国际空港,总投资800亿)


【刀哥论项目164层混凝土结构上加一层钢结构的项目讨论
【刀哥论项目17】当筏板柱墩遇到集水坑及用刚性柱墩还是柔性柱墩的讨论

【2014.5.10-更新了14年全部录音和课件】一二级注考专业荷载部分课件和录音
http://bbs.co188.com/thread-8869203-1-1.html

【答网友问】结构设计热点问题汇总,不看必有损失!
http://bbs.co188.com/thread-8613248-1-1.html

【刀哥】北京院(BIAD) 结构设计 分析软件paco,适用于砼钢砌及混合杂交结构等
http://bbs.co188.com/thread-9194728-1-1.html

【刀哥】20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视频-北京院董工讲解(已更新)
http://bbs.co188.com/thread-9056484-1-1.html

1.jpg


2.jpg

全部回复(43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辽宁结构大白
    首先你要区别“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和“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是真正实测的加速度反应谱,而“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是考虑经济安全等等因素,经过人为调整的,供设计人员使用的曲线。所以,两者的衰减指数肯定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有疑问:为何《抗规》条文5.15-2提到“前者衰减指数为1,后者为2”这句话,规范中写的很明确是指“加速度反应谱”,而非“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衰减指数。切入正题,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为了使用方便等因素,把大于5Tg的部分简化为了直线,我看很多网友提到“直线何来的衰减指数”?这句话是没错的,那么为什么直线段公式中存在衰减指数,道理也很简单,我认为就是为了强行保持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连续性,而人为规定的,比如,我们把T=5Tg带入到两个公式中,发现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所以,直线段公式中的衰减指数,只是为了保持函数连续,“借用”了曲线段的衰减指数而已,并不是说直线段也有衰减指数!这就是“规范为何没有提到过直线段的衰减指数”!因为直线段何谈衰减指数?其实可以看出,规范在这里是非常严谨的!明明就是曲线段拿来的衰减指数,根本不用再强调一下“直线段的衰减指数”怎么取值。这也就是直线段衰减指数和曲线段衰减指数的公式完全一样的原因。朱总的意思我觉得应该是,如果规范里写成“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曲线段+直线段),这样更不容易被设计人员误解,也是有道理的。而楼主所说“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直线段和曲线段的衰减指数应该不同”,这句话是非常不妥的。以上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欢迎各位老师指正批评!
    2021-09-12 15:24:12

    来自 土木在线APP

    回复 举报
    赞同0
  • 辽宁结构大白
    楼主质疑朱总的精神可嘉,但是楼主的结论是错的,分析过程我认为也不妥。
    2021-09-12 15:02:12

    来自 土木在线APP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7 万条内容 · 210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偏压钢筋混凝土构件强度相关公式

完整文章已上传至附件,如有兴趣请下载阅读偏压钢筋混凝土构件柱强度相关公式 张兴武 西安长安大学残疾耄耋 提 要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9,2002,2010)中, 小偏压柱配筋计算公式, 1 形式复杂,引用符号过多,2误差太大, 3机理概念不清。 本文:拟想对应于偏压砖柱强度相关公式,偏压钢柱强度相关公式,做出机理概念清析,形式简明,精度较高,大、小偏压统一的偏压钢筋混凝土柱强度相关公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