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里的职工拿着饭盒,三三两两走向食堂。一位年轻的女技术员扛着一根三米多长的竹“扁担”,“逆流”而上。
姑娘名叫张君诺,是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取水员”。每天这个时候,由于水下温度高,微生物、细菌活性较强,取水样检测,数据最准。
曝气池是用细菌分离污水中氮、磷等有害成分的地方。褐色的污水,泛着白沫,池底不断向上蒸腾着气泡。走近10多米宽、“绵延”近百米的长方形曝气池边,一股股烂菜叶味儿直蹿入鼻,“这是厂里最臭的地方”。张君诺在池边站稳,慢慢把“扁担”的一头夹在胳肢窝下,另一头伸向水池,远端绑着个易拉罐大小的铁舀子。
舀子刚碰到水面,这个1米65的姑娘黝黑的小臂上,肌肉立马现了形。水流太急,铁舀子溅起的一大朵泡沫,一眨眼的工夫,就被打着卷儿冲到了5米开外。张君诺扣紧双手,整个人半蹲着才让七八斤沉的“扁担”,一厘米、一厘米地扎进水里。
“扎太浅就取不着深处的污水了。”“不行,得重来。”盛满黄汤子的舀子一出水,她看到舀子里一半都是絮状物,直接把舀子里的水倒了回去。水面漂浮的絮状物里含有大量活性污泥,“它们可是曝气池里的一宝,取水时要特别注意,尽量别‘误伤’。”说着她把“扁担”重新插入污水,屏气凝神,在几堆絮状物的“夹击”中,瞅准空隙把舀子往上一提,盛上一舀“纯污水”。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每天要处理北京中心区100万立方米污水,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几大工序的水质每天都要定时取水检测。“初次沉淀池”、“曝气池”、“回收污泥池”,在张君诺脚边,一个铁丝编成的篓子里还有8个大烧杯,每个烧杯上贴着不同的地名。这是她每次取水的8个必到之处。
六年来,一天两趟,风雨无阻。
如今,即使闭着眼睛,张君诺也能顺利绕开路面上的坑洼,就连上到每个水池要爬的那十几级台阶,她都是烂熟于心。每天准时扛着“扁担”上岗,任劳任怨,“扁担姑娘”就这样在相熟的同事里叫开了。
下午1点多,吃完饭的人在厂区里遛弯,张君诺背着的8个烧杯里,已盛满了不同颜色的污水。“黑色的是刚进厂的污水,黄色的是曝气池中的水,你看那瓶,水里混着的‘橡皮泥’一样的东西,就是回收污泥。”一回办公室,张君诺来不及换件衣服,赶忙把水样交接给部门几位检验员。然后,她才把同事打回来已经放凉的饭菜往嘴里扒拉几口。
献给那些辛苦勤劳的同行们!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43 万条内容 · 145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求分析下是不是丝状菌膨胀导致的食品厂废水 肉制品卤制泡制。工艺是气浮、UASB、兼氧、两级接触氧化 竖流沉淀池。兼氧池可以回流污水到uasb前端、沉淀池回流污水到兼氧池。 水量不大40方每天的进水量 年前调试了2个月 ,接种的城镇污水站的活性污泥。年前一直出水正常,很清澈。过年他们放假10天,由于风机的时间控制没有带循环,这十天风机也是开启的,然后第一天在接触氧化池里面倒入了十几斤面粉。污水回流也没有开启。 年后慢慢的接触氧化池1水变成乳白色、第二个接触氧化池还有点偏黄。水沉淀不清,sv在30在70%以上。沉淀池的表面有10公分左右的清水层,与下面界面很清晰。是不是丝状菌导致的污泥膨胀?这个怎么办?重新再接种吗?大家来帮忙看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