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桥曾经被网友贯以“史上最牛的桥”、“中国最神奇的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等等称号,宣称此桥“颠覆了物理学常识”、“改变了我的人生观”。这是怎样一座桥,先上图。
分析:其实还是有的,就看大家如何定义桥墩了,是不是一定要立在地面的才算桥墩。淘金大桥应用了多根立柱排架,也起到了分担承重的作用,只是这些力最后都压在了悬带上,而不是在地面。
误区3:设计者是70岁的老人,仅有初中文化。
分析:无语了,人是在不断进步的,吴工程师的确是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现在也70岁了。但是他是1956年初中毕业,当年的初中可不比现在,在那时候初中生已经是高知识分子了。而且他在毕业后不断努力学习,在1960年拿到了函授专业本科学历,大家回家问问老人家,60年代的函授专科等同什么概念,那绝对比现在的硕士生来的地位高。至于年龄,拜托,他设计这座桥的时候正是50岁的黄金年龄,怎么能说是老人。
误区4:这种设计是吴工程师自己想出来的。
分析:这个不用争了,吴工曾经写了一篇题为《自锚上承式悬带桥的设计与施工》的论文,文中明确地提到了他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这座桥,而且设计是多人研究的共同成果。文中还有论及设计桥的理念和实施步骤等等,有兴趣的可以去下载来看。
误区5:这桥颠覆了物理学常识。
分析:我只能说,真是有好多人的物理课没有上好啊。
吴工在他的论文里做出了解释:淘金大桥位于一个狭窄的山谷中, 以接线路基标高控制, 上口宽63m, 深23m,山谷倾料角度在60度左右, 两岸均为风化的砂质页岩。枯水深在左右, 洪枯水位差在左右。因此, 采用支架施工有困难, 既不安全、也不经济;采用其他施工方法, 对地方来说, 不理想, 也不现实。在此条件下, 从经济性、施工性、安全性以及美观等方面出发进行考虑,经比较权衡利弊, 为发展新技术, 探索新桥型, 本桥决定采用自锚上承式悬带桥桥型方案。
太复杂的技术问题就不要探讨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设计少用了不少材料,省了不少钱。这点非常重要,吴工程师是从上世纪50年代走来的人,在那个年代,如何能为国家为集体节省经费,是非常重要的。等会我们会从一篇介绍他的文章里看到。
我们下面主要从桥梁安全和施工难以方面来讲。这种桥梁的建筑过程还真是蛮有趣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妄自尊大,这座桥的桥长74m,跨径70m,矢跨比1/9,桥面宽4.5m ,加上它所处的位置,我们只能说,这是一座小规模的“大桥”。而这种设计,也注定不可能建成太大规模的桥(太重就拉不住了),且只能在特定的环境(峡谷)发挥作用,因此它的推广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淘金大桥的江湖地位更多是在技术层面的,而不是在使用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业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而一般民众却不晓得它的存在,直至最近才被驴友们发掘出来。
0人已收藏
2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19.41 万条内容 · 624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