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两个工程都生化池出水沉降性极差,为啥?

两个工程都生化池出水沉降性极差,为啥?

发布于:2013-08-12 10:52:12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我进公司到现在,做了两个工程。一个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个是电镀废水。


  印染废水中有加生活污水进行稀释。气浮后出水清澈。但是进厌氧--生化后出水反而变浑了。COD从800降到400,生化池的出水沉降性很差。加絮凝剂后可以沉淀。


  电镀废水也是。重金属沉降后的出水清澈。因为COD高的原因加了一步曝气工艺,是浸没式接触氧化池。但是出水的悬浮颗粒特别小,沉降不下来导致出水浑浊。


  印染废水的沉淀池不怎么大但是应该够用。电镀废水的沉淀池也很大,主要是生化池出水的悬浮颗粒太小,求破


  现在正在处理,先把污水收集池还有厌氧池清光。国企就是麻烦清个池子都要批半个月...现在基本思路是污泥中毒。先把系统中已经累计两年的泥排掉。。。


  有没有遇到过同样问题的同行?是调节曝气量还是我生化池的营养加的不够呢!?


  PS.妈的我都不知道那些管污水系统的在干嘛,系统中都已经污泥循环了还不上报情况。。。

  • chenjindeth
    chenjindeth 沙发
    就印染废水我说一下我的观点,你的生化是接触氧化工艺吗?我见过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污水,都要加混凝剂,如果是活性污泥法后也要加混凝剂(二沉池+混凝终沉池)。
    2013-08-12 14:08: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1.96 万条内容 · 138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新人老鸟 都值得一看的核查的那点东西

本帖最后由 paqilai 于 2013-8-12 17:11 编辑   关于进水水量的核查  1、设计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有其明确的设计进水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设计规模乘以变化系数K,一般K取1.1~1.3;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设计变化系数K为1.2,则实际进水水量通常不会超过3.6万吨/日),日过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