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道路桥梁 \ 桥梁工程 \ 项海帆教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桥梁美学)

项海帆教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桥梁美学)

发布于:2007-06-03 13:36:03 来自:道路桥梁/桥梁工程 [复制转发]
项海帆教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节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能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本讲演以20世纪中的国际最美桥梁评选、香港特别行政区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中的美学评估、以及作者本人心中的十座中国最美桥梁等为内容,介绍了作者对桥梁的初步美学思考,以能促进国内桥梁界在新世纪中对桥梁美学的重视。

  “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远古的人类为了狩猎、运输、迁移就需要修建原始的桥梁。今天,桥梁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有责任在设计中重视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是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内大部分大桥进行了抗风研究和风洞试验,1/100的全桥模型展示了大桥的风貌,也引起了我们对大桥美学价值的评论: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的?我想首先谈一下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归纳起来的桥梁美学法则是:多样和统一,协调与和谐,以及比例、对称和韵律。另外还有八纲:即刚柔、动静、阴阳、虚实的矛盾和统一。我的理解是,设计要有新意,不要抄袭雷同,要同中有异。要和环境协调,结构要求比例匀称,没有画蛇添足的多余装饰,有动感和韵律美。

德国著名的莱翁哈特教授在他的桥梁美学名著中说:“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我想,正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简短的主题不断展开和变奏,既相似又不同,但却十分和谐;既复杂变化,又有序统一,在不雷同和不杂乱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

日本著名桥梁学者伊藤学教授在他的《桥梁造型》一书中说道:“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优美而受人喜爱的桥梁往往是各种文学作品的题材。

国外对桥梁设计也强调“3E”,即功效(Efficiency)、经济(Economy)和优美(Elegance)三要素,这和我国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设计中对桥梁的美学要求不够高,缺少建筑师的参与和进行各种比例的多方案比较,留下了不少遗憾。许多缆索承重桥梁的桥塔缺少美学处理,给人以笨拙、呆板和粗糙的感觉。和国外相比,我们的领导决策层和工程界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不高。我在多次桥架设计评审会上曾呼吁重视和建筑师的合作。强调结构的美学设计,但收效甚微。如果不从体制上和法规上进行改革,中国桥梁因设计仓促上马和施工层层分包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其中也包括美学质量)将会严重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国大桥的跨度再大,数量再多,如果质量不好,也很难得到国际同行的尊敬。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8264784
    8264784 沙发
    hao dongxi
    2008-12-21 14:26: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cs200512
    lcs200512 板凳
    值得大家关注!
    2007-10-23 10:51: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桥梁工程

返回版块

19.39 万条内容 · 60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连续箱梁合拢换重的疑问?

有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采用支架平衡浇筑法施工。承台上设置了临时钢筋砼立柱与箱梁的1#块件形成临时固结。在边跨合拢张拉后,需要拆除边跨的施工支架和解除主墩处的临时固结。请教合拢处需要换重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