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规范资料
返回版块10.97 万条内容 · 23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文号】环办〔2007〕17号 【发布日期】2007-01-30 【生效日期】2007-01-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环办〔2007〕17号)国家环保总局上海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广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四川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5.1 应急终止条件和程序
5.1.1 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业已降到规定限值之内;
(3)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污
染,并使事故的长期后果可能引起的照射降至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
平。
5.1.2 应急终止程序
对核设施应急状态的终止,由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指挥发布核
事故应急终止的命令,并报主管部门、地方和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和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必要时,省和地方环保部门应当继续进行辐射环境的巡测、采
样和评价工作,直到由于自然过程的作用,或由于采取了补救措施
使得以上工作无需继续进行下去。
5.2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射安全
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还应执行下列
行动:
(1)评价所有的应急工作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造成应急状态的核事故,指导有关部门和事故责任单
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出现。
(3)评价核事故应急期间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4)根据实践的经验,及时修订现有的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实施
程序。
(5)根据需要,继续进行辐射环境监测。
核事故应急终止后,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核与辐
射安全监督站、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和省级环保部门应在两
周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提交本部门的总结报告。总局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汇总和总结总局系统内的核事故应急
工作情况,并在事故后一个月内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提交总结报告。必要时,提交国家核应急协调委。
对造成环境污染的核事故,总局和省级环保部门要组织有计划
的辐射环境监测,审批、管理必要的区域去污计划和因事故及去污
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计划并监督实施。
6.应急保障
6.1应急资金
根据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的需要,各级核事故应急组织应提
出项目支出预算报相关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确保日常应急准备与
应急响应期间的资金需要。
6.2应急设施设备
各级核事故应急组织应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配备一定的应急
设施设备,包括通讯设备、交通工具、辐射监测设备、辐射评价软
件、个人防护用品及文件资料等。
6.3 应急能力维持
为保证核事故应急能力,各级核事故应急组织应:
(1)按照本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应急准备工作;
(2)负责制定本部门核事故应急人员的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计
划,并组织实施;
(3)积极开展核事故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及应急监测技术的研
究与开发工作。
7.附则
本预案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批准,总局核与辐射
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本预案每两年修订一次,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组织修
订工作并报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审批。实施程序的修改
由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修订并发布实施。
附:
核事故应急实施程序目录
1、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响应实施程序
2、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后果评价实施程序
3、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辐射环境应急监测实施程序
4、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联络与信息交换实施程序
5、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人员培训实施程序
6、国家环保总局核事故应急演习实施程序
回复 举报
4.1 通知与启动
当核设施发生核事故时,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按照其应急计划向总
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常设
组报告。常设组当班值班员要立即通知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及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相关应急人员。根据核事故性质及
应急等级,环保系统核事故应急组织原则上按表1进行启动。
表1:民用核设施不同应急状态下总局应急组织的启动
应急状态
应急领
导小组
核与辐射事故
应急办公室
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技术中心
核与辐
射安全
监督站
省级环保部
门及辐射环
境监测机构
主任/
副主任
常设
组
秘书
组
主任/
副主任
常设组专家组
应急待命 ○ √ ○ ○ √ ○ √
厂房应急 ○ √ √ √ √ √ √ (相关专业)√ ○
场区应急 √ √ √ √ √ √ √ √ √
场外应急 √ √ √ √ √ √ √ √ √
注:○表示待命,√表示应急响应人员启动并到达责任岗位。
4.2 联络与信息交换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常设组按相关实施程序负责与总
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其它
部(委)和单位、省级环保部门及核设施营运单位的联络与信息交
换工作。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按照报告制度向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办公室提交事故报告。
应急期间联络原则:
(1)各岗位任务明确、尽职尽责,联络渠道明确、固定;
(2)联络用语规范,严格执行记录制度;
(3)对外渠道和口径统一。
4.3指挥和协调
总局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具体指挥总局核事故应急组
织体系中各部门核事故应急行动,综合协调总局核事故应急组织体
系与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接口与行动。
4.4 应急监测
省级环保部门负责组织核事故核设施场外的应急监测工作,确
定污染范围,提供监测数据,为核事故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必要时
国家环保总局指派总局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中心对事故发生地的
省级环保部门提供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支援,或组织力量直接负
责对核设施场内外进行辐射环境应急监测。
4.5 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核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
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现场公众的安全防护,根据事故特点开展相
关工作:
(1)根据核事故的性质与特点,向本级政府提出公众安全防护
措施。
(2)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
公众疏散的方式,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
(3)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协助有关部门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