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01-26 21:40:26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
①采用化学药剂杀灭丝状菌
丝状菌因同环境接触表面积大,故对药物较为敏感,在加药剂量合适时,可做到既杀灭丝状细菌,又不至于过多地损伤菌胶团细菌,在丝状菌明显受到抑制后即可停止加药,并投加合适营养,采取适当复壮措施。
常用的药物及剂量如下:
漂白粉量按有效氯为MLSS的0.5~0.8%投加;
投加液氯或漂白粉,使余氯为1mg/L时球衣菌30’死亡;余氯为0.5mg/L时球衣菌经120’死亡。
加废碱液,使曝气池pH上升至8.5~9.0左右,维持一段时间后,镜检可见丝状菌萎缩、断裂。
上述方法在生产中应用时,最好先通过小样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投加剂量。由于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变异能力,在多次使用同一药物后,丝状菌往往会产生适应性,并导致方法的失败。
②改变进水方式及流态
对容易膨胀的废水,应避免采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CMAS)推荐选用流态为推流式(PFR)或批式(SBR)活性污泥法。J. H. Rensink对上述三种进水方式及流态进行了平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BR、PFR中丝状菌数量少、污泥的SVI值低,而CMAS中丝状菌数量多、污泥的SVI值高,污泥呈严重的膨胀状态。
③改变曝气池构型
……。
④控制曝气池的DO
模仿厌氧、好氧区的A/O工艺(Anoxic/Oxic process)来防止污泥膨胀。(兼氧段不曝气,且保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⑤调节废水的营养配比
对因缺乏N、P而引起SVI值上升、造成污泥膨胀的处理系统,须在进水中追加N、P。我们于1972~1976年在处理某染色厂的废水过程中,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分别投加尿素、含氮量高的污泥消化池上清液或腐化污泥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在污泥发生膨胀时我们应及时改变曝气池中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在有两大类微生物──菌胶团细菌和丝状细菌共存并相互竞争的污泥体系中,创造适合于菌胶团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使丝状菌得不到优势生长,以达到改善污泥沉降压缩性能、控制或预防污泥膨胀的目的。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