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千年古镇等待拯救

千年古镇等待拯救

发布于:2007-01-08 21:11:08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奔流不息的乌江、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古巷、川祖庙、三教寺、文昌阁……处处是历史文化的遗迹,步步有如诗如画的边城美景。这就是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重庆历史文化名镇———龚滩镇。然而,由于修建乌江彭水水电站,这个被誉为“乌江第一古镇”的边城将悄无声息地永沉水底,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历史文化名镇的抢救保护工作却至今没有启动———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imoer
    zimoer 沙发
     国家虽然有明确的法规,社会各界也十分关心文物保护工作,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文物保护却经常让步于经济建设。重庆市一位文物专家说,在“金钱”和“文物”面前,建设单位大多会看中前者,甚至逃避保护责任。今年3月,重庆就发生了房地产开发商在文物部门下达“停工通知书”后,依然挖毁具有千年历史的涂山窑场的事件。
      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凡因进行基本建设工程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因此,一些建设单位想方设法,不愿承担发掘保护文物的费用。像龚滩这样规模较大的古镇,保护花费将高达千万元以上。一方面是保护文物的成本高,另外一方面,毁坏文物的代价又相当低。按文物保护法规定,对责任人至多进行治安处罚。
      重庆文化遗产战略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吴涛表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却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吴涛说:“如果不在事前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不对文物进行恰当的保护,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彭水电站淹没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引起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关注。我们将进一步与承建方进行磋商,如果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我们只好上报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
      面对将永沉水底的命运,龚滩古镇一如往常的宁静、古朴、从容、祥和。悠闲的老人头上扎着白布帕,脸上写满沧桑,倚门或立或坐;小孩在石板街上嬉戏玩耍……古镇特有的韵味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久久留恋,不舍离去。冒着酷暑到龚滩“告别游”的重庆游客陈刚对记者说:“龚滩居民可以移民搬迁,但如果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得不到保护,那龚滩千年的历史文化会不会因为蓄水而割裂呢?”(黄豁)
    2007-01-08 21:12: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imoer
    zimoer 板凳
     改变龚滩古镇命运的是一座大型水电站。乌江彭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内,电站总投资100亿元,装机总容量140万千瓦。这座重庆最大的水电站预计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06年第一台机组发电,2007年底全面完工。电站蓄水之后,俯瞰乌江已经千年的龚滩古镇将永沉江底。也就是说,古镇的保护工作是在与水赛跑。
      与龚滩在重庆历史文化古镇中的地位一样,彭水电站在重庆电力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力是制约重庆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每年缺电100万千瓦的重庆去年冬季被迫拉闸限电,今年夏天又多花9000多万元高价购买外电。作为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大项目,彭水电站不仅可大大缓解重庆电力紧张的局面,还可以改善乌江航运条件,促进渝黔交界的武陵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文物部门的愤怒
      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但令人惊讶的是,重庆市文物部门对龚滩将被淹没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却被蒙在鼓里。
      直到今年5月,彭水水电站承建方———重庆大唐彭水水力发电厂以文件的方式,请求文物局对水电站淹没区的文物调查评估报告进行重新认定后,文物部门才得知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
      “不是文物保护部门不想工作,而是我们无法开展工作!”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副队长林必忠愤怒地说。他告诉记者,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四川省文管会就通过了《乌江彭水水电站淹没区(四川境内)文物调查评价报告》。由于四川省与重庆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当时的报告从调查深度和保护实施措施等方面已远不能适应现在的文物保护要求,所以必须重新进行复查和编制其重庆淹没区的文物保护规划。
      受市文物局的委托,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从今年5月开始积极和大唐公司磋商。然而,时至今日考古所也没有得到大唐彭水水力发电厂关于彭水水电站淹没区的文物调查和文物保护的正式委托书,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重庆大唐彭水水力发电厂移民主管王海生说,工程建设方对文物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视的,目前之所以没有委托重庆市的文物保护部门进行文物调查和保护,主要是在等待地方政府出面牵头开展此项工作。但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黄学军告诉记者,承建方从来没有主动与他们接触过,到目前为止,他们都不知道水电站建成后,大坝的坝高是多少,回水会到什么地方,对于龚滩古镇的抢救保护工作简直无从谈起。
      对于工程的建设情况,王海生告诉记者,工程还没有正式开工,目前实施的只是县城到施工地段的公路拓宽工程。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副队长林必忠认为,电站工程的一些辅助性建设工作已经开始,这样很可能会对坝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造成影响。
      作为一个浩大的建设工程,彭水水电站建设中所涉及的文物保护工作也非常庞大。除了龚滩之外,工程所涉及的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和贵州省的沿河县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文化遗址亟需保护,位于彭水县万足乡的黄家堡遗址就是其中的一个。黄家堡遗址在彭水水电站上游3公里处,属淹没区,是一个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具有相当价值的汉代文化遗址。它的命运和龚滩一样,正在沉默中等待拯救。
      “文物”因“金钱”而牺牲
     
    2007-01-08 21:12: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2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古镇美学分析

--姜霖 (上海迪浪工业设计事物所)现实中的美有很多种,有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生死抗争,有宁静致远的林间小路,悠闲温馨小屋,有繁华热闹的集市,一段感人肺腑的母子真情,神秘内敛的古代遗迹,海阔天高的青藏高原。就中国古镇来说,不管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北大漠孤烟的丝绸之路;到徽州的菊斗乡里的祠堂;再到山西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乔家大院;无不透射着一种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