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影响评价 \ 家装中的九个环保误区

家装中的九个环保误区

发布于:2007-01-07 13:37:07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复制转发]
一、认为治理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
现今,室内污染是越来越常见的问题,随着新型建筑材料、家装材料的不断问世,越来越多的新型化学成分也添加其中,这难免会给我们带来生活中的隐患。目前,大家抱怨最多、受害最深的就是甲醛的危害。
甲醛主要来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粘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浓度超标会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为它是室内污染的“头号杀手”,因而人们对它的认知度较高。许多消费者认为消除室内污染就是消除甲醛,其实不然。除了甲醛之外,污染还来自建筑装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如涂料、溶剂、稀释剂、胶乳剂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吸入苯浓度较高的空气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发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家装污染的几大源头大概可分为:
1、氡。主要来源于无机建材和地下地质构造的断裂。
2、甲醛。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中由于使用了粘合剂,因而含有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
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甲醛还可以来自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3、氨。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速度,但是却会留下氨污染隐患。另外,室内空气中的氨还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氨水已成为建材市场的必备。
4、苯。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涂料。在涂料的成膜和固化过程中,其释放,造成污染。
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TVOC 的组成极其复杂,其中除醛类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萘、二异氰酸酯类等,主要来源于各种涂料、粘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二、用达标材料就可以避免污染
达标材料的定义,是指有害物质释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如国家对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释放
规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为每升空气中不得超过1.5毫克。但如果相同的材料在一定面积内大量累积使用,其有害物质也是累积的,最后有可能会造成装修好的房子有害物质超标。目前,很多家居材料和家具产品都打着绿色环保的招牌,但其质量到底如何,还需要消费者瞪大眼睛认真选择。

三、单纯依靠通风可以消除污染
大多数人都知道,新房装修好头半年内要通风,然后才能入住,通风有助于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但我们还要知道的是,甲醛的释放期在5年以上,有的长达15年,苯系物的释放期也在6个月到1年间。通风半年并不能使有害物质完全挥发,况且大多数人在新房装修好后往往通风不足3个月就搬入新居。

四、忽视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
许多消费者只注意到装修过程中各种建材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而不知道家具也是污染源。家具中的粘合剂、甲板、油漆等也会释放出甲醛等有害气体。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应该注意不要购买有异味的家具,最好到正规的家居商场购买正规品牌的家具。

五、以为依靠空气清新剂可以消除污染
大家往往以为空气清新剂能够消除甲醛等有害气体。实际上,空气清新剂或空气清新机只能用其香型气体掩盖有异味的有害气体,而不能将其吸附或分解,对空气的净化并无实际意义。

六、过分依赖植物去除污染
对于已经装修好的居室,通过使用换气空调、空气净化器,同时在室内放几盆植物,能适当减少装修污染。例如在居室里种植一些龟背竹、虎尾兰和芦荟等,可以吸收掉室内部分有害气体。但是,这些植物虽然对不同的有害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和分解作用,但植物作用的特点是速度慢、时间长,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限,对于装修量大的居室来说,其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七、先装修后治理
许多消费者在家装完毕后才开始真正考虑家装污染问题,事后采取补救措施往往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在装修过程中应用甲醛清除剂及胶用除醛剂对材料中的甲醛进行彻底清除,使用装修除味剂等除味产品对苯系物等进行彻底处理。经过这样处理的建材,装修后绝大部分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

八、凭气味判断有无污染
许多消费者是凭借气味判断家中装修是否存在污染的。实际上,在造成室内污染的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中,有的是有气味的,如苯有少许芳香味,甲醛、氨则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而有些有毒气体虽然闻不到,却并不等于没有,一般超标严重到4倍以上才会使人直观感觉到。因此凭气味来判断什么是污染是不准确的,唯一科学的方法就是用科学仪器进行检测。

九、冬天适宜家装
冬季空气比较干燥,木材含水率低,再加上天气凉爽,不用像夏天那样顶着高温忙碌,因此不少人喜欢挑选冬季装修。但是室内环境专家指出,冬季气温低,装修产生的污染物不易挥发,待到次年春夏入住时,正好是“毒气”挥发最厉害的时候。据了解,甲醛等污染物的挥发量与温度有很大关系。当室内温度低于20℃时,开窗通风去除装修污染的效果便开始大大减弱;当室内温度低于10℃时,几乎所有的装修污染都将积存在室内,不再向外释放,即使整日大敞窗户通风,对于去除污染也是无济于事。
此外,冬季节装修由于挥发出来的有害物质少,即使材料不够环保,刺激性的气味不明显,也很容易被人忽略。入住后,室内取暖器、空调一打开,“冻住”的有毒气体就会慢慢释放出来,郁结在室内空气里。因此,从尽快挥发有害物质的角度出发,最适合装修的季节应当是夏天。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ellxm
    wellxm 沙发
    有很多东西值得分享!
    2008-09-03 16:28: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benbenjiali79
    benbenjiali79 板凳
    好楼主:) ,谢谢你的慷慨,先下,以后慢慢看.大家分享知识!
    辛苦了
    2008-08-28 23:29: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

2.3 万条内容 · 13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人性化”室内设计

“人性化”室内设计一、“人性化”室内设计的哲学问题1. 属性与层次⑴  人性与人性化。人性即人的要求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求生存,寻安全是人的自然属性;求舒适、讲美观源于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化即表示满足人性要求的行为和状态。给设计一词冠以“人性化”,是对设计的行为状态与性质目标的约束与规定。⑵ 人性化的目标与层次。人类生存的需求从保持基本生存条件到物质、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其中温饱、安全、舒适、美观基本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需求由低到高、由物质到精神的演变、发展过程。所以,人性中就有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一般性与特殊性需求之别。在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心理需求就会持续增强。心理需求能刺激生理需求的增长,产生无尽的欲望而带来发展的动力,这就为“人性化”设计带来了层次与层面的差异,从而也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