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新高规薄弱层剪力放大系数和剪重比判别剪力放大系数不一致的问题之我见

新高规薄弱层剪力放大系数和剪重比判别剪力放大系数不一致的问题之我见

发布于:2012-02-28 09:34:28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基于某网友的此问题,提出个人意见,请大家指正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提出过,我本人也考虑了很久,也根据规范或明或暗的条文分析了从地震作用计算到构件设计的全过程,也就是各系数在什么时候乘的问题,大致总结如下,可能不太正确:
1、建模,确定整体结构的的重量、弹性刚度;判断薄弱层。
2、按弹性分析地震作用,计算出所有楼层、所有构件的内力(未调整,所有力包括总体、构件、节点是平衡的),判断剪重比。
3、做楼层调整,包括薄弱层、剪重比不满足的层。其结果导致所有该层竖向构件剪力增大,弯矩增大,同时增大与该竖向构件相连的梁的弯矩(注意:真正构件设计只有这个是直接采用的值,其它都是在此基础衍生出来的)。但该增大部分不往下传递。因此,此时各构件、各节点还是平衡的,但是整体结构在计算值上已经是不平衡的了。
4、进行构件设计,强柱弱梁调整,强剪弱弯调整,此时各内力的计算值在构件和节点都已不平衡。

针对这个具体的问题,我做了分析,个人认为高规这条是疏忽的。
我个人觉得,最小剪力判别公式应该反应的是结构实际响应(也只有实际响应才反应出结构的刚度和重量的影响),既按结构模型分析出地震作用后(无论是振型分解还是时程分析)即进行最小剪力的判别,判别应在楼层剪力调整之前,这也是规范紧跟着振型分解反映谱法计算公式后马上出这个公式的原因。判别的目的是为了是结构的刚度和重量在合理的范围,属于整体分析范畴的。
但是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却有不便,因为计算结构地震内力最基本的量便是楼层剪力标准值,这个标准值是根据楼层薄弱经过调整的,它也是计算各构件的最初起点,也是软件给出的值,而调整前的剪力值却变成了计算中间量,因此为了找回这个中间量规范便采用了重新除以这个放大系数的方法,移到不等式另一边即成了剪力放大系数。
基于以上判断,所以我说楼层剪力放大多少,剪力系数就该放大多少,因为这是同一个值,区别仅在于放在不等式的哪一侧。
如果认为楼层剪力放大了1.25,而剪力放大系数还是该1.15,那么这样的话对于实际结构的实际重量和刚度来说,该要求是降低了,而对薄弱层降低要求,似乎不怎么合理。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大家叫我晖哥
    挺好的资料,谢谢楼主
    2014-09-17 17:28: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smqhln
    lsmqhln 板凳

    见《高规》条文说明248页的第4.3.12条,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2014-07-22 09:15: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 肋形梁刚度放大系数计算
    肋形梁刚度放大系数计算,推荐给大家。
  •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板的厚度与结构的跨度对框架梁刚度的影响,得出框架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合理取值,可供上程设计时参考。
  • 梁刚度放大系数(考虑楼板作为梁的翼缘)
    关于梁放大系数的讨论(中梁2.0,边梁1.5),按照《高规5.2.2》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
  • 考虑土非线性效应的四川地区场地放大系数模型
    为研究四川地区场地放大效应对地震动的影响,选取了该地区 105 个场地的钻孔资料和 897 条强震记录,结合强震数据分析和等效线性化计算结果讨论了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场地放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
  • H型钢与砼组合梁抗栓钉与刚度放大系数计算
    基于《组合结构设计规》JGJ 138-2016 编制计算表格” 二、1)表格必须在 WPS 中运行。 2)表格执行前必须安装 WPS VBA 插件 ,并开启“宏”功能
  • 竖向不则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竖向不规则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竖向不规则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动力放大系数研究
  •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弯矩增大系数
    基于结构的不同功能失效时对应的损失值不同这一基本事实 , 利用分枝限界法找出了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主要失效模式和代表机构 , 通过引入基于失效概率的结构优化模型和结构失效损失期望值
  • 企业项目成本之我见
    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先进的体制和机制,实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 堂豪斯TOWNHOUSE之我见
    堂豪斯,一般人们习惯上称联体别墅。
  • 墙结构一梯四户平面大样放大图
    本图纸仅有一张平面放大图,是一梯四户剪力墙结构的户型,属于经典布置凹凸状那种。
  • 园林工程管理之我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而目前市场上同林施工队伍良莠不齐,施T技术水平和质量高低不一,业主方的管理难度很大。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业主方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总结,希望能给从事业主方
  • 范工程造价之我见
    尽管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一再重申承接工程项目不准带资垫资,许多权威人士也一再要求合理底价中标,但建筑市场的不规范报价竞争方式却似乎愈演愈烈,最低价中标成了发包商的首选。随之,要求补价、变更、停工抗议、偷工
  •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之我见
    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成本中心,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获利空间越来越小,施工企业都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本文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就成本管理的一些问
  •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之我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才能占领市场,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项目的特征、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关键问题,分析了质量问题,分析了如何引进高科
  • 工程造价审计之我见
    本文就工程造价审计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工程造价审计的意义和对象之后,认为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大量风险;并就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有直接原因也有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制度和管理,直接原因在于审计活动中的人员
  • 盆景流派之我见论文
    盆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和发展,受着中国画论以及我国造园艺术的深刻影响。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就出现了盆景的雏形。因此,才引伸出如今年的各大流派。由于地域、文化、民俗的不同各
  • 中国苏州古典园林之我见
    :苏州古典园林,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
  • 森林公园发展之我见
    森林公园是郊野公园,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以保护为前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是森林公园建设的基本方针。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真正体现了它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仅仅能够实现其自身的劳务价值,而且

阅读下一篇

【探讨】结构设计的几条经验

一、在设计中要作正常使用状态的验算因为变形过大比构件破坏“更常见”。按正常设计,一般很少会出现构件破坏的事。但实际工程常常出现变形过大(包括裂缝)的事,谁看了都胆战心惊。设计人好没面子。本人的教训:一个工程的楼板厚度不足,虽不会破坏,但在未装修地面时,人一跺脚就颤。【来源】http://blog.sina.com.cn/sanrenxingjiegou二、基础设计时,要重视地基承载力、沉降等计算,做好地基处理,保守点没坏处。基础设计时不必过分放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