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站工程 \ 执行力与绩效

执行力与绩效

发布于:2011-09-07 21:01:07 来自:电气工程/电站工程 [复制转发]
执行力与绩效

一、执行力简介
执行力就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是落实目标于行动之中的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以实用、合理的方法,为企业和员工的每个环节或每项任务创造独特的价值和效益。执行力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它是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构筑企业竞争力重要因素。
执行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加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成效,执行能力建设是根本。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不仅要提高企业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的执行力,而且要提高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的整体执行力,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企业的系统执行力,从而形成企业的执行力,竞争力。即要提高团队执行力。团队执行力体现为把战略决策转化成结果的满意度、精确度、以及速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管理的不断优化、文化的建设与演进。
执行力差是企业的最大内耗,不仅会消耗企业的大量人才、财力,还会错过机会,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要提高企业的执行力,首先要从管理上得以体现,用管理的方法来形成企业的整体风格和氛围,最后使整个企业和人员都具备这种能力。
执行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解释:第一个层面是按照命令和规则做事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能够听话照做;第二个层面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为的过程,简单讲就是做事章法;第三个层面是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简单讲就是规划实现。
执行的第一层面比较简单,尤其是对不太聪明的人来说(例如一块钱俩、五毛钱不卖),这绝对没有贬义的意思,正是因为很多人太聪明了,以至于简单的事情就很难做好,听话照做很难。这是对组织来说最基本的一种执行:对规范和流程的尊重,只有如此才能让组织的基本行为协调一致,才能有基本的效率。
但对一个组织来说,第一个层面的效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第二个层面的执行,按照计划来做事情。看起来第二个层面和第一个层面好像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对第一个层面来说,要做的事情是片段的、非连贯的,但对第二个层面来说是连续的、整体的。一个计划并不是一两个步骤做好就行,而要将整体的顺序都做好才能达成效果(例如健身计划,就绝不是一两个动作做标准就能解决的问题)。
有了第二个层面的执行,组织的运转就有了相对较高的效率,但仍然不够,这就需要第三个层次的执行:创新规划并落实执行。组织的进步在于创新、在于设计、在于策划、在于走出习惯的自我,而且不仅仅是要有想法,还要有实现想法的能力,这就是第三个层次的执行。
这三个层次的执行是逐步支撑的,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保障,第二个层次是第三个层次的保障,只有到了第三个层次的执行,组织的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


二、企业执行力的五个关键词

1、沟通
沟通是前提。这里有一个很俗的概念,即SMART原则。所谓SMART原则,即是: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alistic);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有好的理解力,才会有好的执行力。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沟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在执行中分清战略的条条框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力达使企业执行更顺畅!
2、协调
  协调是手段。协调内部资源。好的执行往往需要一个公司至少百分之八十的资源投入;而那些执行效率不高的公司资源投入甚至不到百分之二十。中间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差距。这些不仅仅只是在书面上显示的。一块石头在平地上只是一个死物,而从悬崖上掉下时,可以爆发强大的能力。这就是集势,把资源协调调动在战略上,从上到下一个方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反馈
反馈是保障。执行的好坏要经过反馈来得知。市场被动反馈或者市场主动调研。而反馈得来的效用可以用具体而细致的数据来展示。同时我们又从数据形成的曲线中了解产品销售走势或者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以趋利避害。
4、责任
  责任是关键。企业的战略应该通过绩效考核来实现。而不仅仅只是从单纯的道德上来约束。从客观上形成一种阳光下进行的奖惩制度,才能不会使执行作无用功。HR中目标协议书利用KPI关键绩效指标来管理执行力。该协议书以法律依据明白当事人责任。从主要业绩,行为态度,能力等主客观方面来评价个体执行能力。
  具体奖惩措施:奖金,工资调整,轮岗,评选优秀,储备人才培养等,同时实行一定比率淘汰制。用大棒加胡萝卜来增强员工的敬业精神,来更好的管理执行力。
5、决心
  决心是基石。狐疑犹豫,终必有悔,顾小忘大,后必有害!专注,坚持这种人生信条同样也适用于管理执行这个方面。成功就象一扇门,如果战略这把合适钥匙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现在需要的只是我们把钥匙插进去并朝正确的方向旋转把门打开。


三、如何构建中国企业的执行力
  
企业执行能力的构建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领导力。在这其中,组织管理机制是基础,人力资源是提升,领导力是升华,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予以优化完善。
国内企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主要走的还是资源、机会导向型的发展道路。这多少得益于中国特殊的经营环境,二十多年“国退民进”的历程,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利益“寻租”机会,造就了诸多企业的迅速崛起。但反过身来看看,许多企业往往是徒有虚空的庞大身躯,而没有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足够坚实的基础,这也导致许多著名企业一旦面临发展资源、机会丧失时就会轰然倒下,这样的先例在过去二十多年间并不少见。
面对日益市场化、国际化的经营环境,中国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全力以赴的夯实管理的基础,以市场、客户为导向构筑强大而均衡的执行力,才能登堂入室与国际企业真刀真枪地过上招。具体来说,目前国内企业构建执行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1、 完善和优化组织架构
在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及流程都应按照“客户导向”的原则重新布排。首先是流程,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市场作出灵敏的反应,及时将客户需求的变动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这需要企业关键的流程能够与市场形成良好的对接;其次,公司的组织架构要根据流程变动适时作出必要调整,包括横向的职能部门设置、职能划分及纵向的职能划分、互补,以更好、更敏捷的对流程运作形成支持。
组织职能完善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在于完善职能,即补充一些关键的职能及相关的部门,比如对于国际化运作来说所必须的一些新的职能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强化;另一个方面就是优化组织职能的结构布局,将职能在纵横两个方向上优化组合,以有效的推进企业的运作效率。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完成这个任务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任务,必须通过不断的调适才能形成比较贴合实际的运作架构。

2、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正规化和科学化
国内企业由于过往主要是依靠企业家的才能而取得成功,往往会造成企业家个人对人力资源的误读,认为企业最大的资产就是领导人的智慧和资源,从而忽视了下属能力的培育与发展,导致现在许多企业发现“头”(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称为“头”)不够用,“腰”(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称为企业的“腰”)也不够硬,企业自然无法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
人力资源的挖掘、培育与使用是企业执行力的重要着力点。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的重点还不是从市场上招聘大量的人才,而是首先要解决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没有完善的体系及激励约束机制,即使能招聘到高级的人才,也很难让他们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所以,国内企业最为迫切的人力资源命题莫过于构建让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人才充分发挥价值的平台,如以企业战略及高效流程运作为导向的岗位分析、优化重组及人才考评、激励、约束原则、机制等,力求让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理解其所在岗位的基本职责,明白这个岗位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并能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求来规划其行为,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

3、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并会因之而改变行为。故而,企业除了依赖硬性的组织框架及制度约束外,企业文化像社会道德一样,可以有效的导引员工的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在关键时往往能释放惊人的力量。企业文化也是可以塑造的,它可以由企业的相关人员精巧设计,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手段有针对性的传达给企业的每个员工。看看海尔砸冰箱的故事、GE的杰克•韦尔奇的自传,你就能明白这些优秀企业的领导者是如何精巧的设计了他们企业的文化根基,又如何通过简洁、有效的手段将之在各个层面延展开来。
总而言之,中国企业的生存之道正逐渐从抓住机会和资源,转向以市场、客户为中心,这个时候决定企业命运将不再仅仅依靠企业高层抓资源、抓机会的能力,而需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综合运作水平。这需要我们的企业从基本功开始,扎扎实实的做好企业管理与执行的系统,以此作为企业重新飞翔的基础平台,配以优秀的人才管理,必能成就中国企业未来的辉煌!

4、 执行制胜的二十四字真经

认同文化:就是认同企业的文化,并掌握该企业历史沉淀下来的好的工作方法、做事原则、信仰追求,概括来说就是认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有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在此特指精神财富。这是保证执行力的第一步。

统一观念:是针对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问题。一个团队的价值观不统一,无从来谈凝聚力。古人早就把话说在前头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统一价值观是企业执行力得以保证的第二步。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我们将去哪里。这个目标是符合SMART原则的,即: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具有挑战性的、切合实际的和有时间限制的。目标是团队和执行者得以发展的动力所在,明确的目标是执行的方向,同时也是执行力前进的牵引力。

细化方案:细化方案是解决通过什么方法到达目标的问题。制定出的目标在遵循SMART原则后一定是可行的,与之一定要匹配到达的实施方案。所以团队人员的技能是要经过设计、提升、实践并对人员进行广泛培训的,而且是以培为辅以训为主。

强化执行:就是强制性的去干、去做。思想对头了,价值观统一了,又明确了目标,还有系统的方案可以去操作,如果不干,一切为零。要建立检查体系,可以通过目标体系书、工作计划达成表、月度绩效考核表以及过程质量控制表等工具行使监督职能。

严格考核:是年终的盘点。该奖该罚,该升迁还是降级?企业要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特别强调:一定要考核标准统一,不能同样的工作绩效,对张三是奖励,对李四却是处罚。

四、绩效管理简介

绩效管理是激发员工潜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有效方法。追求卓越的绩效管理,是21世纪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绩效管理范式就是企业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大家能够接受的规则体系。它已成为世界成功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理论和实践技法,也是我国企业及各类组织实施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卫生、基层医疗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应用方法,在我国各类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利用与推广。
所谓绩效管理,是对绩效实现过程中各要素的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活动。绩效管理是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价,并将绩效成绩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业绩,从而最终实现组织战略及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绩效考核,也称绩效评估,绩效评价,人事考评,员工考核等,是考评主体对照绩效标准和工作目标,采取科学的考评方法,对其组成单位和员工在某一时期的工作产出及工作表现做出系统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薪资发放、奖惩、晋升等人事管理的过程。绩效考核的本质是考核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为提高员工能力与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沟通活动。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可以为企业绩效管理的改善提供资料,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和有效性,是绩效管理真正帮助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帮助企业获得理想的绩效水平。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如下表: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和手段
解决问题 “秋后算账”
注重结果和过程 注重结果
注重绩效提高 注重评价
双赢 成或败
伴随活动的全过程 只出现在特定时期
事先的沟通与承诺 事后的评估
关注未来的绩效 关注过去的绩效

五、绩效考核方法

1、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法
目标管理是根据重成果的思想,先由企业确定并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期望达到的理想总目标,然后由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主动使之实现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设计思想是通过有意识地为员工设立一个目标,实现影响其工作表现的目的,进而达到改善企业绩效的效果。目标管理考核法的操作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 目标管理考核法的操作流程
(1)建立员工工作目标列表:员工工作目标列表的编制由员工及其上级主管共同完成。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这样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2)明确业绩衡量方法:一旦某项目标被确定用于绩效考核,必须收集相关的数据,明确如何以该目标衡量业绩,并建立相关的检查和平衡机制。
(3)实施业绩评价:在给定时间期末,将员工业绩与目标相比较,从而评价业绩,识别培训需要,评价组织战略成功性,或提出下一时期的目标。

2、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法
关键业绩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对企业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关键业绩指标设计的思想是通过把影响80%工作的20%关键行为进行量化设计,变成可操作性的目标,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关键业绩指标的个数一般控制在5~12个之间。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法的操作流程,如图1-2所示。

图1-2 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法的操作流程
(1)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根据企业的战略方向,从增加利润、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员工素质等角度分别确定企业的战略重点,并运用关键业绩指标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2)确定企业的战略支目标:将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内部的某些主要业务流程分解为几项主要的支持性子目标。
(3)内部流程的整合与分析:以内部流程整合为基础的关键业绩指标设计,将使员工知道自己的指标和职责是为哪一个流程服务的,对其他部门乃至企业的整体运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说,要进行关键业绩指标细化的前提是进行内部流程整合与分析。
(4)部门级关键业绩指标的提取:通过对组织架构与部门职能的理解,对企业战略支目标进行分解。在分解的同时要注意根据各个部门的职能对分解的指标进行调整补充,并兼顾其与部门分管上级的指标关联度。
(5)形成关键业绩指标体系:根据部门关键业绩指标、业务流程以及各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对部门目标进行分解。根据岗位职责对个人关键业绩指标进行修正与补充,建立企业目标、流程、职能与职位相统一的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3、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法
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始创于1992年,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国际方案总裁戴维•诺顿设计的。平衡记分卡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并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记分卡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并将各种衡量方法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包含了传统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又通过增加顾客满意度、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等业务指标来补充说明财务指标,使整个绩效考核体系更趋完善。平衡记分卡考核法的操作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 平衡记分卡考核法的操作流程
(1)建立企业的远景和战略任务:过调查采集企业各种相关信息资料,运用态势(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分析、目标市场价值定位分析等方法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进而确立企业的远景和战略任务。
(2)就远景和战略任务达成共识:与企业的所有员工沟通企业的远景与战略任务,使其对企业的远景和战略任务达成共识。根据企业的战略,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发展四个方面设定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
(3)确定量化考核指标:为上述四个方面的目标找出具体的、可量化的业绩考核指标。
(4)企业内部的沟通与教育:加强企业的内部沟通,利用各种信息传输的渠道和手段,如刊物、宣传栏、电视、广播、标语、会议等,对企业的远景规划与战略构想在全体员工中进行深入的传达和解释,并把绩效目标以及具体的衡量指标逐级落实到各级组织,乃至基层的每一位员工。
(5)绩效目标值的确定:确定每年、每季、每月的业绩衡量指标的具体数字,并与企业的计划和预算相结合。将每年企业员工的浮动薪酬与绩效目标值的完成程度挂钩,形成绩效奖惩机制。
(6)绩效考核的实施:为切实保障平衡记分卡的顺利实施,应当不断强化各种管理基础工作,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加强定编、定岗、定员、定额,促进员工关系和谐,注重员工培训与开发。
(7)绩效考核指标调整:考核结束后,及时汇报企业各个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听取员工的意见,通过评估与反馈分析,对相关考核指标做出调整。

4、全方位绩效考核法
全方位绩效考核法又称为360°考核法,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它强调从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那里获得被考核者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来源包括:来自上级监督者的自上而下的反馈(上级);来自下属的自下而上的反馈(下属);来自平级同事的反馈(同事);来自企业内部的协作部门和供应部门的反馈;来自企业内部和客户的反馈以及来自本人的反馈。全方位绩效考核法的操作流程,如图1-4所示。


图1-4 全方位绩效考核法的操作流程
(1)上级考评:上级考评的实施者一般为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也是绩效考核中最主要的考评者。
(2)同级考评:同级考评者,一般为与被考评者工作联系较为密切的人员,他们对被考评者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较为熟悉。
(3)下级考评:下级对上级进行考评,对企业民主作风的培养、企业员工之间凝聚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自我考评:自我考评是被考评者本人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它一方面有助于员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取得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支持。
(5)客户考评:对于那些经常与客户打交道的员工来说,客户满意度是衡量其工作绩效的主要标准。

六、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法
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绩效指标
绩效指标是一种行为的信号,通常是以量化的形式来表述某种活动特征的一种测量工具,这种测量既可以是绝对性的,也可以是相对性的。

2、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SMART原则)
(1)具体的(Specific)
绩效指标要切中特定的工作目标,不是笼统的而是应该适度细化,并且随情境变化而发生变化。
(2)可度量的(Measurable)
绩效指标或者是数量化的或者是行为化的,同时需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3)可实现的(Attainable)
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可实现的,主要是为了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从而失去了设立该考核指标的意义。
(4)现实的(Realistic)
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证明和观察得到的,是现实的而并不是假设的。
(5)有时限的(Time-bound)
绩效指标中要使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即设定完成这些绩效指标的期限,这也是关注效率的一种表现。

3、 绩效指标设计的方法
(1)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分解的设计方法
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分解的设计方法是指为完成战略任务而将企业经营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一种指标设计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指标所考核的内容都是每个人最主要的且必须完成的工作。
(2)基于工作分析的设计方法
通过职务说明书或岗位职责说明可以把多种类型的工作分成必须做(Must)、应该做(Ought)和要求做(Need)三种,而这种指标设计法就是找出必须做、可衡量的工作,并把它们设为绩效考核的指标。
(3)基于综合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
基于综合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是根据被考核对象在流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肩负的责任以及同上游、下游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衡量其工作的绩效指标的一种设计方法。

电站工程

返回版块

5.33 万条内容 · 2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怎样避开管理的误区

怎样避开管理的误区□能够避开管理误区的管理者模式(1)为群众打水。(2)一个能启发每个人身上最好的东西的教练;实行开门政策;解决问题的人和能提出忠告的人;啦啦队长。(3)想办法使人们更出活儿;把精力更集中于公司的目标:想着如何奖励他们。(4)同手下人在他们的工作地点相处很自在。(5)没有专用停车处、专用洗手间、专用餐厅或专用电梯。(6)巡视管理。(7)上班早,下班晚。(8)平易近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