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3 )
主题
回复
粉丝
水处理
42.43 万条内容 · 145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我在调试一学校生活污水A/0法处理工艺,开始阶段效果还可以,但10天左右后,曝气池中出现上浮黑色油泡末,且量越来越多。来水C0D为600左右,前段无隔油池和初沉池,只有调节池,结果大半年沉淀的底部污泥和浮油进入A/0段。后来,加了隔油设施,也清除了调节池底部厌氧污泥,但是此现象仍然出现,无法解决,也不好判断主要由什么原因引起。请各位能者之师给出真知灼见,助我渡过调试难关,十分感谢。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1: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便后续分解?
2:还是有机物浓度较高,供养能力不足,所以要加厌养水解酸化?
还是有其他作用啊?请大家说说自己看法啊~
回复 举报
从化学角度就是水解反应,以前学的课本上绝对有,而且水解平衡还是五大平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
其实水解酸化就像你吃的馒头经消化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变成CO2和水一样。都是一种解链、断键的反应。不过葡萄糖再变成CO2和水,跟水污染里面的水解酸化不同。葡萄糖再变成CO2和水对人体来说应该属于好氧消化。而水解酸化通常是指厌氧消化的酸性消化阶段。准确一点的比喻应该是像你跑步时葡萄糖厌氧反应变成乳酸让你双腿发软一样。
为什么人糖吃多了要长龋齿?
就是口腔中残存的糖分在微生物作用下,在一个相对厌氧的环境里把糖分分解成了小分子挥发性有机酸,腐蚀了牙齿上的钙质。因此我们口腔会臭,会烂牙。一样的。所以水解酸化无非就是产酸菌在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条件下,利用胞外酶将不溶性有机质水解成水溶性有机质(就像馒头变成了葡萄糖),通过渗透进入菌体后在胞内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等挥发性有机酸、醇、硫化物等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就像你跑步时两腿会发酸,但还能往前跑一样)。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