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洋山深水港成败关键点不在海上』

『洋山深水港成败关键点不在海上』

发布于:2006-04-23 19:15:23 来自: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复制转发]
9月4日和22日,洋山深水港搞了2次船舶试航,分别引进4000TEU和8000TEU的船入港。而2个月后,这些深水码头就将真正投入运营。此时,一直为外界所担心的洋山港集疏运问题,再度跃入人们视野。确实,随着腹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上海及周围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上海今后的集装箱吞吐量必将不断增加,而繁重的集疏运任务与尚不完善的综合运输系统之间的矛盾也将日渐突出。海铁联运方式称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一、没有安全感的运输结构

  我国各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运输方式结构不合理。国外相类似的港口,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长滩等,它们的公路:铁路:水运集装箱运输比例一般都在60:20:20左右。上海港有80%的集装箱运输是通过汽车方式完成的,铁路运输,只占1%不到。这给上海市的公路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是造成近年来上海道路交通紧张的原因之一。

  这种过分依赖某一种方式的运输结构造成综合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减弱,尤其是对于以跨海大桥作为唯一陆上通道的洋山港来说,若太多依赖汽车运输,一旦桥面发生紧急情况,将极大地影响洋山港的正常运作。上海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保持集装箱运输的通畅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而无论从经济效益、系统稳定性还是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优化集装箱运输的方式结构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从系统稳定性角度考虑,铁路进洋山港是有必要的。另外,从环保方面考虑,铁路运输对环境的污染都比公路运输小很多,因此,优化集装箱运输的方式结构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由于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更节能,这也是海铁联运的提出在节约型社会中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上海港港区分散,港区码头与铁路线路分离。对外通道少,技术装备陈旧,大多数港区缺少直接进入的铁路支线,港区之间分工协调原本就需要磨合期,而相关铁路线路性质复杂,集装箱运输协调难度大,海铁联运发展受到限制。此外,受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使得与内陆主要腹地间的运距、运价优势不明显。

  目前国内信息化建设往往流于形式,交易方式盲目地追求电子技术的实现,缺少过渡性考虑,使得一些设备先进的交易平台被闲置。这些问题也是造成多式联运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而发展海铁联运,也面临着良好的外部机遇,如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和中铁集装箱公司发展战略等。

  二、高效联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面对不断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为保障洋山深水港的顺利运行,必须尽快完善海铁联运硬件设施建设,优化运输方式结构,提高综合运输系统的服务水平。

  加快浦东铁路建设,尽快形成沿海大通道,完善铁路网络。实现铁路进入各主要物流园区及外高桥港区,最终完成铁路进入洋山港,实现海铁联运“无缝”衔接。依托洋山港区、外高桥港区、浦东虹桥国际机场以及铁路、公路、内河货站,建立物流基地,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当然,在提高铁路、水运条件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增加对外运输通道和越江通道,适应集装箱运输要求,提高道路等级。

  在软件方面,洋山港也有必要加大对海铁联运、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货代公司采用铁路和水运方式;政府对铁路、水运以及开展多式联运的企业,提供诸如实施税收优惠、贷款贴息、低息贷款等支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同时,适当引进先进外资物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上海整体物流管理水平;学习美国经验,发展铁路集装箱双层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运能。考虑到国内隧道、桥涵的设计标高偏低的影响,因此需要尽快调研,确定上海港发展铁路集装箱双层运输的可达范围。

  而政府部门则应该鼓励、扶持和引导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建立海铁联运协调机制,促进海铁联运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开放、公平、透明的海铁联运环境。

  此外,铁路方面应开行上海至内陆主要腹地之间的集装箱五定班列,铁路运力优先保证,形成快速、可靠的海铁联运通道,在上海周边150-500Km外贸出口集装箱范围内,外贸出口集装箱量在5000TEU以上的地区开行集装箱五定班列。依托腹地主要铁路集装箱办理站,构建腹地区域性集装箱联运中心,吸引船公司、货代、大货主进入,形成无缝隙海铁联运服务链。

  为了调整铁路集装箱运价形成机制和货运运价结构,提高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市场竞争力,铁路部门还应授予中铁集装箱公司更多的运价调整权,对运输市场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构建先进的多式联运信息系统。

  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同时,周边的韩国釜山、台湾高雄、日本神户等港口都在为相同的目的而与上海港激烈竞争。与这些港口相比,洋山港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突出。

  上海最大的优势莫过于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腹地内不断增长的箱源,这也是其他港口望尘莫及的。良好的深水港,能够容纳第六代集装箱船的停靠,降低远洋运输成本。航线多、航班密度大、信息化程度高、口岸运作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上海成为新欧亚大陆桥东端桥头堡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但腹地优势并不能使上海坐等目标的实现,上海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提高国际竞争的实力。因此,优化运输结构,确保集装箱运输的通畅将是上海今后不断完善自我的一项重要任务。

  推动江海联运,加快研制江海两用船舶,服务洋山港,减轻跨海大桥的交通压力。洋山港启用后,将有较多的集装箱是从长江支线港口运往洋山港的。由于内河与海区的特点不同,按照船舶规范的要求,目前的内河船只还不能直接驶入海区,必须通过换装海船才能运达。这不仅增加了装卸费用和运输成本,而且降低了运输效率。为了保障洋山港的安全运作,发展江海联运十分有必要。

大力发展智能化运输技术,建立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的智能货运管理系统,以高速道路网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综合利用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物流信息及网络技术有效组织货物运输,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加强港口EDI建设,尤其是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的信息互联,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发布,最大程度地提高港口效率。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jackzjs
    jackzjs 沙发
    你们要知道宝山与外高桥多拥挤吗,而深水港出来就是A2,连A30,A20
    2009-03-16 13:16: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ackzjs
    jackzjs 板凳
    也不是呀,铁路就已经在芦潮港了,离深水港不过三十五公里,一座桥的距离。现阶段何必一定要造铁路桥过去。洋山深水港定位在大吨位分散运输。
    2009-03-16 13:14: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返回版块

5.96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急需渔港规范---在线等

急需渔港规范---在线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