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一篇
诠释《园冶》这部奇书记得小时候读古文,《五柳先生传》中有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它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引起共鸣。也许是天性之故,我从小不爱看考据诠释之类的书,一直到大学毕业很久之后,因为做学问的需要,才被迫去读《易经》、《天问》一类的书,虽然也产生了兴趣,但看到众说纷纭的注释,总感到很费劲。因此,虽然是从事建筑这一行,而且对中国古代建筑史颇感兴趣,却对法式则例一知半解,连那些复杂的构件名称也记不住。反之,明人计成的《园冶》一书却成了我枕下椅侧,手边肘后的伙伴,常常把它当作诗来读,而忘了它是造园学著作。我感到《园冶》是一本奇书,包涵面广,探索度深,观察角特,信息量大,一言多义,莫深端倪。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真是长见识了。
回复 举报
昨日上午,河南科技学院教授孟丽在任书记带领下走进悬崖绝壁,终于爬到一条长约2000米、宽20米的带状狭长峡谷,这里白雪皑皑,积雪厚达50厘米。
积雪清理后他们发现,在面积1000平方米山坡上分布着约上百株黄色雪莲。孟教授激动地说,这雪莲太珍贵了,有10多株已达200多年,其中直径30厘米、高40厘米一株“雪莲王”已达600多年了。
据介绍,由于雪莲具有卓越的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确切的药理学作用,被海内外誉为“华夏神花,百草之王”。但是,黄雪莲在国内一直没有被发现,许多植物学家都以为是绝迹了,没想到,这绝迹的珍品却又突然现身于海拔1800米新乡关山。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