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植物 \ 苏州现存古建现状及改造

苏州现存古建现状及改造

发布于:2006-03-14 17:12:14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复制转发]
在苏州闻名中外的自然是古典园林,在这种盛名在外的情况下,园林的生存状况相对会好很多。但是,姑苏城内也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古民居,这些受人关注少,生存空间很是有限。
由于现存在姑苏城中的古民居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也有少量是清代构筑的。但是, 对于有两千五百年的苏州来说,这样的年代,也算是小弟弟级的。苏州现存的古民居原先都是大户人家的宅第,但是由于解放后实行了私房公用,把它分配给了多户居民居住,这是时代的局限,虽然现在看来这是对古民居的极大摧残。但是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 控保建筑已经破败 我们要做的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而是尽力达到更好的未来。
苏州的古民居到处可见,当你随意的走进一条不甚起眼的小巷,你就会见到某一户的人家简陋的木门上钉着一块蓝色的牌子“苏州控保建筑”。可是,这就是仅仅能够做的。古民居中一户一户的分割成好多,原有的的格局大多已经被破坏,只是在建筑的外立面还保持着相对的完整。


苏州小巷里的老房子立面
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些说不上是不是重要的老房子的命运实在堪忧。好多的房子因为内部结构不便调整,或是建筑已经颓杞,政府就实行了旧房改造的工程,把它拆除,再造有完整卫浴设备的房子。这些房子在局部的节点上仍然有着江南特色,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可是已经失去了古建筑的所注重的格局。但是对政府来说,这毕竟是一种办法,没有足够的资金是不足以恢复姑苏城中这样大数量的古民居的。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苏州的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正在进行。近两年来,炒的沸沸扬扬的苏州古建买卖引起多方关注。说实话,不管这行为是否合理,但它的的确确为苏州的古民居能得到更大的保护做了相当大的贡献。
姑苏,是一个千年繁华之地,它的昌盛正是因为它良好的生活氛围和文化韵味。而现在的苏州也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的养成。现在古韵古味的候车站,粉墙黛瓦的公共卫生间随处可见,一个城市的水平在这得到最大体现。同时,街头巷尾建造的小游园有的就是原来的古民居加以改建的。
这些小园,精致玲珑,不但良好的保存了古民居原有的格式、规模,更为姑苏城中的老百姓提供了极好的交流平台,也无形的姑苏这千年古城增加了不可忽视的文化资产。只是,学习古建筑专业的我不太明白的是这些经过改造的古民居都是崭崭新新的,实在看不出是新建的还是原有的。少了历史的那种沧桑感,就使这古建筑打了折扣。其实很难,看过相关的书,觉得现在苏州城里的这种造园手笔是大,可是未免粗糙。就拿隔扇门来说吧,在一户大人家的家中所有隔扇的 小游园与园林已没大的区别
形制都是不同的,但是,现在在哪儿都是如出一致。而且,几乎都是最简单的那种形式。文化不是简单的东西,你咋一看,一样啊,其实不然。这一多一少,一繁一简之中全是学问。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毕竟不是专家,不能了解,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粗制滥造的理由。有些问题,不是专家才能看出来,而是我们普普通通的人就能感受到的。就比如说,一个寺院,装修得极为繁琐这就是不合理的。寺院要有高高在上的气势不是靠冗繁的装饰来营造的,那只适用于皇家和商家的宅院。
不过,有一点我是不知道对错的,那就是——修旧如旧是个怎样的概念。要说起这,就不能不提苏州改造中有名的两条街:山塘街和平江路。

山塘的驳岸是参差的,就如上图。
而平江的则是整齐的,就如下图。

是不是原来是怎样就不要动了,才是修旧如旧?山塘的驳岸明显是不好的,这样的驳岸的是禁不起岁月的,但是没有做修整,安全就存在隐患。所以我认为,这修旧如旧在我们眼里其实是存在误区的。改造的目的是为了长久的保存,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看着没有历史气息而盲目的保留旧制,也不能因为省心而忽略古建筑上的应有的细节。呈现的要是一种文化,即使别人大多不懂,你也不应该就此省略,千篇一律是对待古建筑一种很不负责的态度。
相对的,在这方面苏州附近的郊县就做的好一些。可能是氛围不同,在那些比较偏远于闹市的地方整体风格都是老旧的,同时又真正保留了一些古建筑的修复的手艺,在修旧如旧这方面倒是令人满意的。但是,由于郊县的资金情况没有市里那么充沛,所以能够完成的修缮实在只是极少极小的一部分,例如:尚可考证出的名人故居或者香火未断的寺庙道观。
在一个小镇上,我就见到了每一进院落的隔扇门都是不同的式样。(见下图)虽然也并太不精致,但至少体现出中国古建筑应有的等级不同的原则。总比明明是只用于分隔内外室的隔扇被堂而皇之的安在大门的位置,会好太多。现在,为了修旧如旧,好多古建筑都用了在某些地方拆下的原有构件,可是,对古建筑的了解不到位,反是被行家看了笑话。

隔扇(一) 隔扇(二) 隔扇(三)
但是,还是很心痛的,好多在郊县的清朝民国的建筑也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近年来,由于气候不稳定,苏州的大风大雨天也频繁起来,在这种天灾过后,往往又会听说哪儿哪儿的古建筑又坍塌了。真的是好可惜的事。中国历代都是把建筑作为工匠的活,所以,这种经典的形式一直不被重视,不能与书画篆刻和雕塑一样,没有被好好保存下来。尤其是修缮中,肆意的添加不是原建时代的东西,令古建筑的价值低了好多。现在,我们有了好的测绘技术,就应当遵循建筑的时代原样,还它本来面目,这才能体现它的无以伦比的历史意义。
所以,至少在苏州这我觉得它的古建筑(除了园林)保护和改造还不是已经达到一个很好的境界。即使,好象实事工程不少,可是真正达到修旧如旧的修缮工程还是少。对于一个历史文化渊源的城市来说,这样的改造类似于慢性自杀。表面上光华常在,实际确是不知不觉中,建筑的文化就遗落了。






2005年7月21日



这是以前的假期实践,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哦!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yuhouniming
    yuhouniming 沙发
    作为一个学生,希望你能多多指点。我是苏州的,只是对苏州的情况比较清楚,还没能力涉及北京的状况呢!见谅哦!
    2006-03-21 19:03: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flylying
    flylying 板凳
    因为在网吧, 米什么时间、粗粗看了一遍 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文章的中心、
    整个文章的条理性还过的去。但是个人觉得应该可以更清晰一些。、
    而用笔。最好不要口语和书面语混用。、、
    感觉读起来不顺趟。
    内容其实可以再丰富的。 比如可以引用下北京老胡同的改 保之类。、
    其他的 等偶上班再看哈。
    嘿。。
    2006-03-14 21:14: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

19.38 万条内容 · 2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苏州报恩寺塔(暨北寺塔)情况学习分析

苏州报恩寺塔(暨北寺塔),位于苏州城中心偏北,始建于宋,是一座高九层的楼阁式塔。2005年夏,因古塔年久失修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而开始整修。这件宝塔重修的大事,引起了苏州人的广泛关注。在寒假回家时,我见到报纸电视的相关报道,就有一个从中学习的愿望,很是幸运的得到了古建专家前辈的热心指点与教授,获益匪浅。 北寺塔,在苏州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但是,一般的市民对塔的认识始终很少。我从小到大也去过多次,但只是走马观花,未对塔有所认识,现在在苏州古建专家前辈的指点下,对塔有了一定的了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