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3-14 17:09:14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复制转发]
苏州报恩寺塔(暨北寺塔),位于苏州城中心偏北,始建于宋,是一座高九层的楼阁式塔。2005年夏,因古塔年久失修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而开始整修。这件宝塔重修的大事,引起了苏州人的广泛关注。在寒假回家时,我见到报纸电视的相关报道,就有一个从中学习的愿望,很是幸运的得到了古建专家前辈的热心指点与教授,获益匪浅。
北寺塔,在苏州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但是,一般的市民对塔的认识始终很少。我从小到大也去过多次,但只是走马观花,未对塔有所认识,现在在苏州古建专家前辈的指点下,对塔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报恩寺由几部分组成,前有牌坊、山门,后有大雄宝殿(已毁)及报恩寺塔,最后是法堂与藏经楼。整个建筑群位于同一轴线上,主次有序。根据历史记载,寺院最初叫通玄寺,始建于三国时代。经过好多次废毁重建,在周朝更名为报恩寺。据记载,原有的塔为十一层,后来于北宋年间大修,改筑为九层。但是塔在金军入侵时焚毁,到南宋时又重建,这就是现存北寺塔的原形。
由于经过历代的战乱损毁,现在的北寺塔院的规模体制大多是明朝是定下的,只有塔还是宋代遗物。可是,塔亦受战乱波及多有损坏,以后的元、明、清曾数次修治。但遗憾的是:修缮时未注意保持塔的原有宋代形制,而是随意添加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风格。
塔在立面上分塔刹、塔身和塔基三部分。其中塔基由于历年的外地面抬升而陷于地面以下,成了低洼积水之处。因为这样的原因,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了塔身的倾斜。塔在平面上分为外廊(既是平坐)、外塔壁、内廊、内塔壁和塔心室。外廊是利用简化的斗拱这种木构架悬挑而出的,以供人登临远眺;内廊是楼梯所在及主要交通部分;塔心室是主要的供奉佛像的地方。
塔是砖砌的,分内外两层,就像是两个砖制的套筒。经过这次的北寺塔大型的修缮,把砖砌体外边的粉刷层刮去以后,发现,在几层(一般在3~10层砖)的砖块中就有一道与砖同厚度的长木条围绕四周。原来塔就是通过连通的木材形成一道一道的箍牢牢的把塔身束起来,其起的作用就是现代的圈梁。
塔身一层因为有占地极大的副阶,实际上有两层台基。一为包括了副阶的的低矮台明,二为只承托塔本身的须弥座台基。从副阶踏上好几阶台阶就到了塔身的第一层。其中特别的是:宝塔的塔门不是象我们惯常见到的形式,而是有折线与弧度的,十分优美。在古建筑术语中这叫kun门。在底层的木圈梁上有明显的烧灼的痕迹,这就说明了北寺塔曾经失火过。因为这一事实,所以底层的kun门样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有了好多不同的风格,算是自成一统吧。但是,这显然是不对的,在这次古塔修缮时专家发现并纠正了这一问题,使宝塔有了一个统一的风貌。虽然这是一个细节,不太认真的不会注意,但是充分体现专家们对待古建严谨的态度,很值得我们新一辈学习。
苏州古建专家前辈们,对我这贸然上门的学生极为热心,教授了我好多。现在苏州的新闻人物——修塔专家袁小芳袁叔叔带着我上塔,实地指点分析:塔一、二、三层主要是塔结构展现,四、五、六层是佛教文化的体现,七、八、九层 则是当时北寺塔倒塌后重建的,也有不同的特点。
现在塔的一二三层都剥去了墙面的粉刷层,露出了原来的结构。这反应了整个塔是砖木混建的。塔身的建造充分利用了木材的抗拉抗剪和砖抗压的特性,说明了宋代工匠对建筑材料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合理运用;也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宋朝时的出色水准。北寺塔有一个很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塔的柱子。外廊所有柱子形式都是八角柱,但是一般的建筑在建造时都把大半的柱身包裹到墙体之内,以增加牢固度。但是,在这里为了显示柱身的艺术感而把大部分的柱身外露,可以看到八角柱的五个面。因为柱体的不稳定性提高就又利用了木材进行拉结,这种处理手法简直就是技术与艺术巧妙结合的典型。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历代的修缮错误在此三层表现为:地面铺砖大小不一(第一层外大内小,二、三层均错铺为大砖),缺少统一风格;kun门形制杂乱;内塔壁外沿或边沿的佛龛有不同情况的缺失;塔心室的斗拱被改成简单的一斗三升。
这次修复将不统一的风格进行了调整,但是,考虑到塔的安全性,所以塔壁上的佛龛就不再复原了。塔心室的斗拱原本是在砖制的坐斗上用木材做出出踩,但是经过历代数次火灾早已不存。这次修复的过程中,苏州的古建筑专家很幸运的发现了坐斗上原来插入一跳华拱的洞口。除了第一层存在一个空间很大的暗层,就没有恢复以外,其他的都按照原貌复原了。这样一来,古塔的品位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为什么说塔一、二、三层主要是塔结构展现?原因就是塔的三层内塔壁的四处过道上方各一坐精致的藻井,其中还运用了目前国内遗例极少的上昂斗拱。(上昂斗拱的作用是在建筑进深受限制的情况下,增加高度的一种很好方法。)斗拱都是砖制,体现了宋代砖随木制的传统做法,上昂斗拱之上还运用了鸳鸯交手拱来围成藻井。虽然年代已久,看起来不很特别,但就其工艺来说,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三层塔心室的柱子也极有特色,是瓜楞柱。袁叔叔告诉我:瓜楞柱来源极早,是原始社会时期,前人用竹子扎成柱来支撑房屋。后来人们习惯于这种形式,就依然把柱子做出楞状。在当代做法里,往往就不是把巨大的木材凿成楞型,而是在外面包木材来做出这样的效果,也是对资源的保护。
四、五、六层是佛教文化的体现。到了四层,就不是清水砖的风格了。内部都有了精细的粉刷,色彩明快艳丽。最重要的是:佛龛齐全(外塔壁边沿,内塔壁外沿和边沿),并且都相当的精美。佛教的文化体现就是佛龛,这些佛龛的须弥座的圭脚花纹一致,造型优美。通过这可以知道,当时对佛龛的重视程度很高。佛龛之中也设有斗拱,为了让出供菩萨的空间,而利用了凹角斗拱,充分说明了当时工匠不拘一格的创新态度。
另一个让人赞叹的是塔内的连接内外塔壁的梁枋。造型优美,有骆驼川和眉川(苏式的梁架名称)等几种形式,上面是叠涩砖(菱角牙子)层层收束,下面有一跳斗拱出挑承接,再下面还有两道枋子(随梁枋和跨空枋)相互呼应,虽然上下空间颇大也不觉得空荡。梁枋的美好造型反而显得更为加强了。
原来,因为历代失火而焚毁而缺失的的梁枋,也都在这次的北寺塔的修复过程中全数补上,达到原有的和谐艺术风格。
北寺塔现在的楼梯不是最先的样子。在建塔初期,上塔的楼梯远比现在要陡。经过早先失火以后,为了方便香客瞻仰和登临,所以改建成了现在的楼梯。但这势必会引起一些问题。五六层之间原本该是斗拱承挑的梁减去了,直接在坐斗上方起了叠涩砖。虽然发现了早先的楼梯洞口,可以推出最早的楼梯走向,但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登塔的需要,只能保持现在的楼梯走向,而不能够恢复原来形式了。
还有不能恢复是塔的kun门。由于结构的问题,在历代失火以后,原来承托kun门的木过梁被烧毁,人们就利用拱券的稳定而把原来的kun门改为了券门。现在,历经风霜的北寺塔已经不能再动大手术了,kun门的结构合理性远远小于券式门,所以,这次做的只能也是加固拱券而已。你仔细观察北寺塔的话,就会发现塔上下的门是不同的。
七、八、九层是当时北寺塔倒塌后重建的,也有不同的特点。北寺塔在很久以前曾倒塌过。(有雷击失火与地震两种说法)在复建时,工匠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塔向东北方倾斜。于是在当时就做了补救措施。袁叔叔让我仔细观察,我这才注意到本应平齐的墙体并不在同一条线上。其实,看地砖的铺设更为清楚,西南边的内廊中横铺的方砖比东北边的少近了一块砖的距离,也就是大约三十厘米。这是当时的工匠为了能保持塔不倒塌,而把整个塔壁都向西南偏移的结果。幸亏这样,北寺塔这江南第一高塔,才能依然挺立。
因为重建,所以风格比较统一,内外的过道门都是kun门。可是没有考虑艺术因素,所以价值不高。但是因为倾斜在高层表现犹为明显,外廊积水严重。在这次的修复中,苏州的古建筑专家们把塔层内部地面做了相应的提高,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本宝塔高度的收缩明显,以往的重修打破了这种关系。第七层的高度反是高于第六层,这是当时工匠的失误,也值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
虽然重修的部分有不足之处,但是,其建筑结构地位确实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所谓宝塔就一定要有塔刹,而塔刹必须安在塔心木上,北寺塔的塔心木就是贯穿八九层,架在七层上的大柁再支起塔心木完成这一结构的。上三层倒塌过,就意味着塔心木不能象建塔一般层层运送上去,袁叔叔认为塔心木在八九层的暗层和九层的大藻井之上都有拼接,但是尚未考证。不过,作为江南一带唯一的一根还是木头的塔心木,北寺塔是很光荣的了。
再来说说外部,所有的外廊(平坐)都是由简化了的斗拱挑出的,并且做出微微向下的斜势,以便散水。考虑细节,这也是我们以后要注意的。
北寺塔虽是宋朝的作品,但是,从外来看却是清代的风格。原因在于塔的栏杆都是清式,而非宋朝的望柱式。由于以往的修缮时间不同,修缮人员出处不一,未注意照顾塔的整体风格,所以,错处很多,这次的整修已经基本改正,还通过水泥灌浆等技术手段根除了塔顶长树的问题,对宝塔的延年益寿真是件幸事啊!
2006年2月11日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