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环沉管隧道浦西暗埋段超深基坑科技攻关】
外环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进行施工,双向八车道水下公路隧道。隧道的江中段共736m,分为7节管段在干坞中预制而成。沉管管段宽43m,高9.55m,长100-108m不等。
隧道的浦西段长744m,宽43m,在东侧与江中沉管段E1管段相连。黄浦江一侧处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30.4m,宽度达43m,设七道支撑,为上海目前开挖深度最深的基坑;
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最大深度达48.6m,厚度1200mm,采用十字刚性抗剪接头连接。这个深度及接头形式,均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施工中成槽的精度,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对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及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由于沉管工艺的需求,在江中沉放管段的两岸临江侧均需进行沉放管段与陆上暗埋段的接头施工,因此临江侧的暗埋段端头围护结构形式需设计为可拆除式围护墙。本工程中大胆创新,采用了新型的钢管桩连续墙围护结构――即采用地下连续墙工艺进行成槽后,将40m长φ1200的带雌雄接口的钢管桩先后插入槽内,并利用其接口及外围旋喷桩止水帷幕形成有一定刚度的挡水围护墙体。为了提高钢管桩墙的稳定性,又在管桩内套打钻孔桩。这种围护形式在国内属于首例,特别是邻江侧围护墙的止水要求极高。
由于江中段E1管段沉放时需在江中放坡开挖基槽,因此,与E1管段放坡基槽相邻的浦西岸边段需施工形成整体刚度极大的重力式支护结构体――岸壁保护结构。其刚度最大处需自身平衡深达30m的两侧土体压力与水压力之压差。工程中采用了地下连续墙格构体,并在其中进行土体加固以增强其自身刚,。这种新颖结构体的施工质量及江中管段基槽浚挖时,岸壁保护结构的自身稳定性,是工程安全保障的关键。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大工程,
长了见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