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6-27 11:29:27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摘自《给排水E期刊 第3期》P20
相关新闻:
天啊,原来排水管道的设计是一年一遇!
(羊城晚报 5.15)
广州暴雨,全城思痛,隐患一公布,大家才发现原来广州基本不设防。现代大都市的名声,形如乡村的水浸现实,令公众无法释怀。原来这个城市的防淹水平如此脆弱,原来我们所谓的安居乐业一直不过是种侥幸。城市安全网漏洞百出,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愿意承担责任,最后都落到保险公司头上,无论穷人富人,都要自己“执生”,我们还能如何应对明天的风云莫测呢?
作为亚热带的广州,台风暴雨水浸的历史与城俱来。可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让伴生城市的防水设施强大起来。相反,出于城市运营利润的需要,从政府到开发商几乎都达成了“共识”,这就是建筑高密度、高容积率的住宅和写字楼,让地皮迅速升值。天河正是这个财富理念的象征,也是这个逐利理念的牺牲品。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天河旺地找不到原生的大树,而只有密集的石屎森林,生态环境恶化,楼价却节节高升。如今的水浸事实,可以说是对这一城市化理念的反讽,究竟这种城市的无节制扩张,是进步还是倒退?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政府眼中的城市就是道路通达,高楼大厦。可惜地下空间管理苍白,印证了管理的失灵。由开发商主导的城市,即使管好自己的楼盘,也是无法为城市防水浸出一分力的。甚至,过度的建设还会加剧排涝的负担。官方已经说了,现在中心城区现有排水管道达到一年一遇的占总量83%,达到两年一遇标准的排水管网仅占总数的9%。没人告诉公众,究竟这个标准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公众也无法理解,这样的标准何以能保护这座城市的巨大财富?哪怕承诺建设到5年一遇水平,可是人们几乎年年都遭遇号称百年一遇的暴雨。
要让城市经济健康发展,要有强大的基础设施作后盾,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标准。同时,也要对目前的开发方式做出许多反思。像天河区地表普遍硬地化,公园、湖泊、绿化稀缺,工地丛生,这样的地区只能是逢雨必淹。开发商的水平,其实都是由政府的智商制约的。政府有必要从制度上进行检讨,以环境、安全、生态的宗旨统领规划理念。从迎亚运的诸多形象工程来看,广州城建根本不缺钱,缺的还是清醒的远见和责任感。上海世博的梦想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反观广州现在只能让百姓自己堆沙包,自己为水灾埋单。如此缺乏安全感的城市,无论多豪华都是落后于现代城市起码要求的。
------------------------------------------------------------------------------
给排水人存在的意义
或许设计规划时都是按章办事,但是城市内涝问题却由来已久。设计年限多少年一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多少年是怎么来的?最近气象史上频频刷新的气象记录让以前的百年一遇变成了而今的一年一遇。
不管风筝飞的多高飞的多稳,如果你因此就将他绑在电线杆上而不去管它的话,用不了1分钟它就会一头栽在地上!
制定规范也是这样,不管当初的制度有多么科学多么全面,如果因此就觉得能用它来作为一劳永逸的标准执行的话,相信,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败涂地。或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规范一直在不停的修编的原因了。
修编不代表之前的规范就一定不成熟,也不代表修编过后的规范就一定能够长治久安。以目前人类科学进步的里程看来,我都还只是在路上,往前走,会不断的有新的情况新的技术出现。
工作同样如此,不要期待自己能够找到一个足以一辈子不用改变的工作环境,也不要期待组织能给你一个成熟到以后可以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包括你的收入。
我们唯一应该做的是不断的提高自己。如果考虑设计年限的同时,能够考虑到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能够征求气象专家而不单单是依靠水文资料,或者能够结合过去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气候变迁的话,那么广州的一年一遇的问题或许能够得到一些解释。
二十一世纪,没有一门学科可以独善其身。我们给排水人可以不去研究气候变化,但需要知道必要的时候去咨询一下气候的专家。如果有理由表明未来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那么设计师参考的过去那仅有的几十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还有多少意义和价值?
知道了这些,给排水人或许能够找出更加适合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了吧。
---------------------------------------------------------------------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