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职场问答 \ 听成功人士谈商论道

听成功人士谈商论道

发布于:2005-09-19 15:31:19 来自:人才招聘/职场问答 [复制转发]
拥有“高级职业经理人”、“高级评茶师”等多个职称,一到任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仅8年的时间,就把“吴裕泰”从两家门店衍生成百家连锁店;每年的营业额从三四百万提高到了一个亿。然而她依然不满足,还想把吴裕泰带出北京,推向世界。这就是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孙丹威。

2005年8月26日,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刚刚改造竣工的王府井吴裕泰旗舰店举行。从吴裕泰茶栈到吴裕泰茶庄,从吴裕泰茶叶公司再到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吴裕泰走过了118年的风雨历程,但“跨越三个世纪,好茶始终如一”。而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个人——孙丹威。

孙丹威,一个浑身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女人,乍一看就像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很难把她和几近半百这个年龄联系起来。不过从她稳重的谈吐和丰富的经历中,依然可以看出她的老练。孙丹威出任吴裕泰总经理后,率先在北京郊区开出第一家分店,2003年8月又首次走出国门,被中国文化年组委会指定到巴黎中国年展上献艺。如今公司由组建初期的两个门店发展成为拥有100家连锁店、两家茶艺馆、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的茶叶连锁公司。

思维方式上高瞻远瞩

孙丹威说,吴裕泰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就一定要淡化老字号,公司瞅准的应该是今天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而不应该总是沿袭过去的历史文化。老字号只是历史的荣誉,并不属于现在,要想发展就必须忘记自己的年代,只有这样老字号才能进步。吴裕泰的发展正是验证了孙丹威的那句话:“和鲨鱼一起游泳长得快”。

吴裕泰的不断壮大,除了自身的管理之外,还充分运用了很多“外脑”,他们聘请一些资深的专家做公司的顾问,经常和这些“外脑”沟通,同时由专家组对供货商的产品进行专业评审,实行末尾淘汰制,以保证吴裕泰的茶叶质量。孙丹威说:“品牌好质量不过关,老百姓喝着不放心,这同样是不行的。”在把好质量关的同时,吴裕泰也注重人才的素质和公司的网络化管理。

用实力吸引“八方来客”

在公司发展步入正轨之后,吴裕泰又适时进行国有资产改制,让“吴裕泰”这块金字招牌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提起这次改制,现任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孙丹威告诉记者,改制的想法早在三四年前就有,只是当时市场还不成熟,今年终于在区委、区政府、国资委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进行成功了。

据了解,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八位股东发起设立,改制后的吴裕泰,总资产达到1亿元人民币,成为京城茶叶行中资产量最大的企业,也成为第一个改制一步到位,成立股份公司的“老字号”。除国有股、集体股共占44%以外,其他均为社会法人股。其中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华以注资1200万占股权12%的实力成为吴裕泰的第二大股东。当记者问及原因时,孙丹威说,陈丽华非常喜欢喝吴裕泰的茉莉花茶,因而对中国的茶文化也是情有独钟;另一方面,陈丽华看到这几年吴裕泰的不断发展壮大,很看好其良好的市场态势,同时,她也希望进一步宣扬吴裕泰的文化底蕴,把中国的这块老字号做起来并擦亮它。

吴裕泰改制之后,给吴裕泰带来了很大的生机。孙丹威说,改制之后,公司的用人制度更灵活了,通过招聘,公司积聚了很多尖端力量,专业人才、市场人才以及管理人才为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人才素质大幅度提升,公司的很多不合理模式也得到了调整,由于资金充足,可以使老字号的连锁发展进一步提速,酝酿多年的仓储、物流配送的建设也提上了日程;同时,老字号的加速发展,有利于扩展企业文化,内部管理更科学,使老字号向一个现代化企业迈进,这种态势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利。“当然”,孙丹威说,“压力也比以前更大了,公司改制之后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必须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效的控制企业,让企业按照现代化企业模式走好。”

“二次”创业只为吴裕泰

从吴裕泰茶叶公司的经理,到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面对这一身份的变化,孙丹威表情很平静,她说,这是自己的“二次”创业,自己还是自己,只是任务更重了。所以必须调整心态,根据新的形势、新的市场来完善管理方式,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商海竞争,但是她说:“我喜欢这样的压力。”

在谈到吴裕泰未来的发展时,孙丹威自信地说,公司准备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素质,满足每位顾客的服务需要,同时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打造吴裕泰的品牌。在市场方面,吴裕泰准备先把北京的基地做牢做好,之后要面向全国,最终的目标是走向世界。“争取三年内完成在香港的上市工作”,这可以说是孙丹威对改制后的吴裕泰所寄予实现的最大愿望。(吴颖张萍萍)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职场问答

返回版块

5.23 万条内容 · 14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2003年格林威尔公司 客户满意度调查

2003年格林威尔客户满意度调查工作从2003年11月15日开始,2004年1月12日结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这次调查的范围涉及电信运营商及其大用户、专网用户和代理商的相关部门和人士。 在此次调查收回的559份有效调查表中,来自电信运营商的有291份,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2.1%,平均得分89.0分;来自部分大用户的调查问卷共26份,占4.6%,平均得分92.4分;由专网用户返回的调查表共97份,占17.4%,平均得分91.3分;代理商返回的调查表145份,占25.9%,平均得分87.8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