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3-19 03:39:19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根据商朝后期宫室已有整然成行的柱网,证明当时已产生了“间”的概念。一座建筑的间数,除了少数例外,一般都采用奇数,而这种方法早见于春秋时代的门、寝建筑。至于各间的面阔,据建筑实例所示,各时代虽非一致,但亦有规律可循。如黄陂盘龙城商朝寝基址四间,中间二室的面阔(9.5)米既略宽于两头二室(7.9~7.5)米;汉朝明器中也有明间较宽的现象;唐朝虽有各间相等和中央数间相等而梢间稍窄,及明间较宽的三种方式,但从宋朝起,前二者已很少使用,而后者最为普遍。
一般来讲,各间的间距,自商朝至战国时代的遗迹多在3米左右,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唐朝的宫殿、庙宇以5米居多,宋以后则扩大到七、八米,最大的如明长陵稜恩殿的明间面阔达10.34米。
(一) 单座建筑的柱网布置
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从而殿堂、厅堂、亭榭、与一般房屋的柱网有很大的区别。在殿堂方面,根据国内考古调查资料,自唐以来中型殿堂已采用“金箱斗底槽”式的柱网布局,但有些建筑用简单的分心槽;大型殿堂随着面积的扩大,在金箱斗底槽内再加单槽或双槽,如唐大明宫含元殿的平面布置就是这种形式。而大同金华严寺大殿与曲阳元北岳德宁殿则是金箱斗底槽的变体(图六:中国建筑单体平面)。
(图六)中国建筑单体平面
其次,五代、宋、辽、金、元遗物中有内部采用彻上露明造,梁架略如厅堂而又外檐使用两跳以上斗拱的,应是殿堂与厅堂结构的混合体。其中小型的内部无柱,或仅有二后金柱,柱上以四椽栿与栿承载上部梁架荷重。中型、大型的因功能上的要求,或前廊较深,或内部采用减柱和移柱法,从而梁架发生变化,丰富了内部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殿堂比较严谨,殿堂与厅堂的混合体较为灵活自由,厅堂以次至于一般房屋则变化更多,不能一一列举(图七: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中的房屋)。
(图七)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中的房屋
(二) 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原则,由于受社会意识形态所支配,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其中多数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但也有纵横二轴线都是主要,以及一部分有轴线或完全没有轴线的例子。具体情况如下:
1、三合院与四合院的布局方式
一般庭院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型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π形或H形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院,称为四合院。四合院的四角通常用走廊、围墙等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整体。这种布局方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下,便于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所,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同时,也为了保证安全、防风、防沙,或在庭院内种植花木,造成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图八:中国建筑庭院组合示意图,图九:北京典型四合院)。
(图八)中国建筑庭院组合示意图
(图九)北京典型四合院
至于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满足统治阶级对不同性质的建筑在功能上和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只要将庭院的形状、大小与木构架建筑的体形式样、材料、装饰、色彩等加以变化,就能够得到解决。因此,从商朝后期起,在漫长的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在气候悬殊的辽阔土地上,广泛使用这种四合院的布局方法。
另一种四合院则在纵轴线上建立主要建筑及其对面的次要建筑,在院子左右两侧,用[ 形与 ]形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系为一,因而称为“廊院”。这种以回廊与建筑相组合的方法,可收到艺术上大小、高低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广大空间感。它的使用范围,自汉至宋、金,仅见于宫殿、祠庙、寺、观和较大的住宅。其中唐宋两代大型廊院的组合相当复杂,主要建筑位于院子的后端中央,其平面有横长、纵长、工字或横长加挟屋,或在其左右加二朵殿,并在院子左右回廊间建有殿堂或楼阁;但也有建主要建筑一、二座在院子中央,左右各翼以横廊将纵深的庭院划分为前后二院或前、中、后三院的。不过唐代后期又出现具有廊庑的四合院,它既保留廊院的一部分特点,而使用面积较大,显然比廊院更切合实用,所以从宋朝起,宫殿、庙宇等采用廊庑的逐渐增多,而廊院日少,到明清两代几乎绝迹。
1、 多样化的群体组合形式
除上述各种布局方法以外,汉以来还有很多在纵横二轴线上都采用对称方式的组群。它和四合院建筑相反,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再外用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外廊,如汉朝的礼制建筑、历代坛庙(图十:天坛祈年殿总平面图)以及宋朝的金明池水殿等,但也有在其前部再加纵深组群的,如汉、宋间的陵墓和清朝的承德普乐寺等。
此外,对于不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组群,往往以弯曲的道路、走廊、桥梁作为联系的工具。还有配合地形,建造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的组群,如拉萨的布达拉宫,依山势自下而上,用曲折的磴道和参差错落的平顶房屋与院落,烘托中央具有轴线和覆有屋顶的主要殿堂,形成十分壮丽的外观。至于中国园林虽多是不对称的平面布局,但帝王们的苑囿,为了朝觐与处理政务,仍建造一部分具有轴线的组群,如清朝遗留下来的北京西郊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例证。
(图十)天坛祈年殿总平面图
四、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处理,经历代工匠长期间努力和经验的累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概括地说,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 单座建筑的艺术处理
单座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各构件的形式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之一。房屋下部的台基除发挥它本身的结构功能以外,又与柱的侧脚、墙的收分等相配合,增加房屋外观的稳定感。各间面阔采取明间略大的方式,既满足功能需要,又使外观收到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例如棱柱、月梁、雀替、斗拱等从形状到组合经过艺术处理以后,便以艺术品的形象出现于建筑物上,因而元以前体形雄壮巨大和比例匀称的外檐斗拱,在建筑外观上起着很大的装饰作用,给人异常深刻的印象。同样地,在彻上露明造的殿堂与厅堂中,梁架、斗拱、攀间等也都以其结构与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柱网外围的版筑墙,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采用较大的出檐,但出檐过大妨碍室内采光,而且夏季暴雨时,由屋顶下泄的雨水往往冲毁台基附近的地面,因而汉朝创造了微微向上反曲的屋檐。接着,晋朝出现了屋角及翘结构,并产生了举折,使建筑上部体形庞大的屋顶,呈现着轻巧活泼的形象,成为中国建筑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屋顶式样,到汉朝已有庑殿、歇山、囤顶、攒尖等五种基本形体和重檐屋顶,南北朝则增加了勾连搭。后来又陆续出现单坡、丁字脊、十字脊、盝顶、栱券顶、盔顶、圆顶等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复杂形体。中国古代匠师在运用屋顶形式取得艺术效果方面,经验是很丰富的,唐宋绘画中反映了很多优秀的组合形象,实例如北京故宫和颐和园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获得了很高成就。
(二) 组群建筑的艺术处理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布局是若干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通常,一座住宅、一座庙宇或一座宫殿,指的都是整组建筑群。据汉代的建筑遗址、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建筑图像及明器陶屋等所示已有完整的表现。古代最早的建筑仅是简单的单座房屋以后随着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用途需要的空间已不能由单座房屋来满足,而需要扩大建筑物的平面和空间。但木结构建筑扩大平面和空间的主要方法是加大构架尺度和增加梁架数目或增中层数,而这些都受到材料、结构技术和使用要求的限制,因此,自然地发展了单个建筑物的群体组合的形式。虽然是一些不大的简单的单座建筑物,也可以构成庞大的复杂的整体,从而满足建筑的功能和思想性、艺术性的多方面的要求。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除了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外,一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当建筑的规模需要扩大时,往往采取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或纵横双方都扩展的方式,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各种组群建筑。一般的手法是在基地的主要轴线(一般为纵轴)上布置主要建筑物,附属房屋则居于次要地位,向纵深方向布置若干庭院,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群体的周围还常配置一些门、廊、墙等小建筑,兼到联系和隔断作用(图十一: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鸟瞰图)。
(图十一)承德市普陀宗乘之庙鸟瞰图
古代匠师根据各个建筑物的功能联系又结合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在处理各个建筑物的主次陪衬关系和掌握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上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筑群体不是一些单个建筑物的杂乱的或者偶然的凑合和堆砌,而是结成一个满足各方面用途又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群体和严密整体。我国古代规模巨大的建筑群,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等都体现了这种群体组合的卓越成就。以北京故宫为例,它的总体布局是沿着南北轴线纵向布置起来的,以天安门为序幕,外朝三殿为高潮,景山作殿尾,既有主有从,又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是中国宫殿建筑的优秀范例(图十二:北京明清宫殿鸟瞰图)。
因此可以说,中国古代大组群的建筑形象,恰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只有自外而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变化中,才能了解它的全貌与高潮所在。很显然,这种处理手法与欧洲建筑有着根本的差别。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