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铁路工程
返回版块6.76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互通式立交的景观设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以越来越显现出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同时对高速公路的设计也提出了一些新课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功能,使其成为与自然相协调的建筑群体,创造出一个高速、快捷、舒适、优美的公路环境,已经成为公路设计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互通式立交由于其在高速公路中特殊性,其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就是在考虑使道路具备固有功能的同时,还需考虑使道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减少“建设性景观破坏”,提高其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就是在考虑道路建设及养护的经济性同时,还需考虑道路给司乘人员以及沿线居民在心理上带来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建设一个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工构造物,从而营造出一个新的优美环境,尽可能少地造成“建设性景观破坏”。这里所提到的“建设性景观破坏”是指由于道路的建设破坏了自然环境,以致对自然景观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有些结构物在设计阶段由于只注重了其工程条件和经济性,而忽视了建成后所产生的负作用,以至进一步破坏了道路两边的自然景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下立交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相同,但有其特殊性。
(一)设计标准与规模。雨水排水系统因其整个系统较周围环境要低,需要重点考虑排水安全性,故其设计参数较一般排水系统要相应提高,在《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对立体交叉道路的雨水管道设计参数有明确的规定,即重要干道、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严重 后果的地区,重现期一般选用3-5年;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的地面径流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1)设计重现期不小于3年,重要区域标准可适当提高,同一立体交叉工程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重现期。
2)地面集水时间宜为5-10min.与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不同的是,下立交引道坡度较大,集水较快,并考虑立交的重要程度,应适当提高下立交排水的设计重现期,一般宜取其上限。
(二)雨水泵站集水池容积及流态。对潜水泵站而言,集水池即泵室,由于潜水泵间距较小,集水池大小决定着泵站大小和工程造价,合理确定集水池大小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水泵技术、自控技术进步,集水池容积可减小。集水池雨水流态会对泵的运行产生影响,由于与雨水收集系统集水井直接相连,暴雨时流速较快的雨水径流集水井直接进入集水池会形成回流、湍流,从而恶化水泵进水条件,导致水泵效率下降,应采取导流等措施改进雨水流态以助于泵站的正常运行,可采取的措施有:设置导流板或导流墩、压水板或挡水板等。
(三)水泵的选型与控制。水泵作为下立交泵站核心直接对泵站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对于立交泵站水泵运行一般要求易安装、易维护,运行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因此潜水泵作为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型。其明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①泵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由于泵体潜入液下工作,因此可直接安装于污水池内,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及基建费用。
②安装维修方便。小型的潜水排污泵可以自由安装,大型的潜水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动藕合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安装,通过导轨下降至池底底座,安装及维修相当方便。
③连续运转时间长。潜水排污泵由于泵和电机同轴,轴短,转动部件重量轻,因此轴承上承受的径向载荷相对较小,寿命比一般泵要长得多。
④不存在汽蚀破坏及灌引水等问题。特别是后一点给操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⑤振动噪声小,电机温升低,对环境无污染。其设计流量在自动控制时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人工控制时应按最大小时流量确定,水泵数量应不少于2台,以保证有1台备用泵。
水泵的控制手段与能否及时排除雨水密切相关。自动控制不仅有助于及时排水,还直接影响集水池的大小,可减小集水池容积,因此立交排水宜充分利用潜水泵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的优点,采用报警水位双泵启动方式控制,即高水位(小雨)时启动1台水泵,超高水位(大雨)时再启动1台水泵并报警。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潜水泵时最低水位不应低于电动机露出液面部分的一半高度。
四、设计实例
陇海铁路过商丘市区,上跨多条主干道,平原路在与之相交处设计了下穿式立交桥。该设计中,立交最低处在地下水位以上0.65m,故未考虑排除地下水。立交雨水经泵站提升后进入压力窖井,再纳入市政雨水管道。
泵站为半地下式,下部为集水池,上部为管理与生活设施。雨水收集采取在非机动车道最低处和暗埋段最低处设置横截沟,收集后由在非机动车道横截沟的最低处设置的200mm管道将雨水引到在立交暗埋段最低处设置的横截沟,汇集后进入泵站集水池。横截沟上敷设GTG50H型水沟盖。在立交东侧最低点设雨水泵房一座,内设400QW1500-10-75型潜水泵三台(2备1用),水泵流量Q=1500m3/h,扬程H=98kPa,n=990 r/min,配套电机功率为75kW,水泵采取自动与现场控制相结合。该雨水排水系统自建成后取得较好的实际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
[2]《公路排水设计手册》
[3]《城市排水泵站设计规程》DBJ08-22-2003.J10248-2003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