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35

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35

发布于:2009-06-16 17:23:16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10.40浮色 含有多种颜料的复色涂料,在施工中,颜料分层离析,造成干膜和湿膜的颜色差异很大。
原因分析1)复色涂料的混合颜料中,各种颜料的比重差异较大。 (2)油刷的毛太粗、太硬,使用涂料时,未将已沉淀的颜料搅匀。 (3)浮色处理不妥。
防治措施:(1)在颜料密度差异较大的复色涂料的生产和施工中适量加入甲级硅油。(2)使用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最好选用软毛油刷。涂刷时经常搅拌均匀。 (3)应选择性能优良的涂料,用软毛刷补涂一遍。

10.41泛白 各种挥发性涂料在施工中和干燥过程中,出现涂膜浑浊,光泽减退甚至发白。
原因分析1)在喷涂施工中,由于油水分离器失效,而把水分带进涂料中。 (2)快干涂料施工中使用大量低沸点的稀释剂 ,涂膜不但会发白,有时也会出现多孔状和细裂纹。 (3)快干挥发性涂料在低温、高湿度(80%)的条件下施工,使部分水汽凝积在涂膜表面形成白雾状。 (4)凝聚在湿涂膜上的水汽,使涂膜中的树脂或高分子聚合物部分析出,而引起涂料的涂膜发白。 (5)基层潮湿或工具内带有大量水分。
防治措施:(1)喷涂前,应检查油水分离器,不能漏水。 (2)快干涂料施工中应选用配套的稀释剂,而且稀释剂的用量也不易过多。 (3)快干挥发性涂料不宜在低温、高湿度的场所中施工。 (4)在涂料中加入适量防潮剂(防白剂)或丁醇类憎水剂。 (5)基层应干燥,清除工具内的水分。

10.42咬底 面层涂料把底层涂料的涂膜软化、膨胀、咬起。
原因分析: (1)在一般底层涂料上涂刷强溶剂性的面层涂料。 (2)底层涂料未完全干燥就涂刷面层涂料。 (3)涂刷面层涂料,动作不迅速,反复涂刷次数过多。 (4)咬底处理不当。
防治措施: (1)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 (2)应待底面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面层涂料。(3)涂刷强溶剂型涂料,应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反复次数不宜多。(4)应将涂层全部铲除洁净,待干燥后,再进行一次涂饰施工。

10.43皱纹 漆膜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里层和表面干燥速度的差异,表层急剧收缩向上收拢。
原因分析: (1)涂料中桐油含量过多,熬制时聚合度又控制的不均,挥发性快的溶剂含量过多,涂膜未流平,而黏度就已剧增,使之出现皱纹。 (2)催干剂中钴、锰、铅之间的比例失调。 (3)涂刷时或涂刷后遇高温、或太阳曝晒,以及催干剂加的过多。 (4)底漆过厚,未干透或黏度太大,涂膜表面先干而里面不易干。
防治措施:(1)尽量多用亚麻仁油和其他油代替桐油,并应控制挥发剂的用量。在涂料熬炼时应掌 握其聚合度的均匀性。(2)注意各种干料的配比,应多用铅、锌干料,少用钴、锰干料。 (3)高温、日光曝晒及寒冷、大风的气候不宜涂刷涂料;涂料中加催干剂应适量。 (4)对于黏度大的涂料,可以适当加入稀释剂,使涂料易涂。或用刷毛短而硬的油刷涂刷。涂刷时应纵横展开,使涂膜厚薄适宜并一致。

10.44针孔 涂料在涂装后由于溶剂急剧挥发,使漆液来不及补充,而形成许多小圈小穴。
原因分析: (1)涂料施工黏度过大,施工场所温度较低。涂料搅拌后,气泡未消就被使用。(2)溶剂搭配不当,低沸点挥发性溶剂用量过多,造成涂膜表面迅速干燥,而底部的溶 剂不宜逸出。(3)在30℃以上的温度下喷涂或涂刷含有低沸点挥发快的涂料。 (4)喷涂施工中喷枪压力过大,喷嘴直径过小,喷枪和被涂面距离太远。 (5)涂料中有水分、空气中有灰尘。
防治措施: (1)施工黏度不宜过大,施工温度不宜过低。涂料搅拌后,应停一段时间后再用。 (2)注意溶剂的搭配,应控制低沸点溶剂的用量。 (3)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施工,脂胶清漆可加入3%-5%松节油来改善。 (4)应掌握好喷涂技术。
(5)配制使用涂料时,应防止水分混入。风砂天、大风天不宜施工。


10.45桔皮涂膜表面呈现出许多半圆形突起,形似桔皮斑纹状。
原因分析1)喷涂压力太大,喷枪口径太小,涂料黏度过大,喷枪与物面间距不当。 (2)低沸点的溶剂用量太多,挥发速度太快,在静止的液态涂膜中产生强烈的对流电流,使涂层四周突起中部凹入,呈半圆形突起桔纹状,未等流平,表面已干燥形成桔皮。 (3)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4)涂料中混有水分。 (5)桔皮状处理不妥。
防治措施:(1)应熟练掌握喷涂施工技术,调好涂料的施工黏度,选好喷嘴口径,调好喷涂施工压 力。(2)应注意稀释剂中高低沸点溶剂的搭配。高沸点的溶剂可适当增多。 (3)施工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不宜施工。 (4)在涂料的生产、施工和贮存中不应混入水分,一旦混入应除净后再用。 (5)若出现桔皮,应用水砂纸将突起部分磨平,凹陷部分抹补腻子,再涂刷一遍面层涂料。

10.46起泡 涂膜在干燥过程中或高温高湿条件下,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均,圆形不规则的突起物。
原因分析1)木材、水泥等基层含水率过高。 (2)木材本身含有芳香油或松脂,易自然挥发。(3)耐水性低的涂料用于浸水物体的涂饰。油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涂饰 面层涂料。(4)金属表面处理不佳,凹陷处积聚潮气或包含铁锈,使涂膜附着不良而产生气泡。 (5)喷涂时,压缩空气中有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涂料的黏度较大,涂刷时易夹带空气进入涂层。 (6)施工环境温度太高,或日光强烈照射使低层涂料未干透,遇雨水后又涂上面涂料,低层涂料干结时产生气体将面层涂膜顶起。
防治措施:(1)应在基层充分干燥后,才进行涂饰施工。(2)除去木材中的芳香油或松脂。(3)在潮湿处选用耐水涂料。应在腻子、低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涂刷面层涂料。 (4)金属表面涂饰前,必须将铁锈清除干净。 (5)涂料黏度不宜过大,一次涂膜不宜过厚,喷涂前,检查油水分离器,防止水汽混入。 (6)应在低层涂料完全干透表面水分除净后再涂面层涂料。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8 万条内容 · 1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34

10.32起皮、涂膜部分开裂或有片状的卷皮 。原因分析1)混凝土或抹灰基层表面太光华或有油污、尘土、隔离剂等未清除干净,涂膜附着不 牢固,涂料粘性太小,涂膜表层厚,容易起皮。(2)基层腻子粘性太小,而涂膜表层粘性太大,形成外焦里嫩的状态,涂膜遇潮湿,表 层开裂卷皮。防治措施:(1)混凝土基层表面的灰尘要扫净,如有隔离剂、油污等,应用5%-10%的烧碱溶液涂刷1-2遍,再用清水清洗。 (2)如基层表面较光滑,可用钢丝刷适当锉毛,然后扫净,再均匀刷一遍BZ-02胶粘剂。 (3)涂膜层不宜太厚,只要盖住基层,涂膜丰满即可。 (4)基层聚合物浆的粘性不能过小,表面涂料的粘性也勿过大,以聚合浆有较强附着力,涂膜又不掉粉为准。 (5)起皮的涂膜,要将起皮部分铲除净,找出起皮原因,然后对症处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