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9-06-13 01:06:13
来自: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复制转发]
乱的书,整洁的床铺,简陋的房间。4月15日,见到现为绵阳水文局水资源勘测局副局长的唐训海时,他正在四川大学的宿舍内准备明天要学的研究生课程。眼前这位鼻子上挂着眼镜、略显憨厚、个子不高的小伙子,曾是举世瞩目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排险过程中的全程“火线报汛员”。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上了一堂惊心动魄的课
唐训海觉得自己很幸运,“当时,刚把数据勘测完,脚一离开30秒,站着的那方土就全部垮下去了”。
去年6月11日,在所有人员撤离唐家山堰塞湖后,唐训海与绵阳北川水文站站长饶西平等人还要轮流上坝去监测,直到10月15日采用卫星遥感监测。
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水文局第一时间调集全省水文骨干,组成六个突击队,实地勘查堰塞湖。唐训海是其中一员。当时,堰塞湖对他来说,只是从书本上有所了解。唐训海感慨地说:“参与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是我工作15年来上过的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堂课。”
去年5月14日,水文突击队勘测第一个堰塞湖——肖家桥堰塞湖后,5月16日下午,突击队奉命再次分路出击,唐训海所在的组负责勘查唐家山堰塞湖。
“我们是第一批亲眼见到唐家山堰塞湖的人。”5月18日,唐训海和唐家山大水村的村支书唐祖华等11人结队而行,探进唐家山堰塞湖。凌晨2:30出发,经过近8个小时的跋涉,队员们终于到达了一个与唐家山堰塞湖有1000多米高差的山头。放眼望去,堰塞湖全境隐约可见。然后下山更困难。余震、大雨不断,1500米距离,他们走了2个多小时。
几次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唐训海指着电脑中存贮的唐家山堰塞湖的珍贵照片,告诉记者:“看吧,其实看起来不吓人,甚至觉得有点漂亮。但是,这对于学水文的人来说,这‘一碗水’的分量实在不轻。”
站在距离唐家山堰塞湖坝体五十米高的地方,唐训海测出一组唐家山堰塞湖的数据,“库容3亿立方米,左岸110米,右岸70~80米,坝厚850米,最大宽度500米……”同时出炉的还有唐训海冒着余震危险绘制的一个简易的等高线地形图。“当时,刚好把数据勘测完,脚一离开30秒,站着的那方土就全部垮下去了”。
地震后,唐训海一直在前线勘测,没有回家吃饭。5月30日这天,成了例外。唐训海要再次奉命赶赴唐家山,勘测坝体漏水情况。这一顿饭,唐训海和妻子袁利霞只是默默地吃着,什么话也没有说。“当时的心情复杂,现在也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
全部回复(1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