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入结构设计行业年限稍长些的前辈来给点指点吧:)

入结构设计行业年限稍长些的前辈来给点指点吧:)

发布于:2009-05-07 12:21:07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今天,我不讨论具体的专业问题了,
我来谈一谈结构设计人员的设计观念问题,也是因为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虽然我自己也明白道理,也能分析利弊,但是还是希望能得到过来人的一些指点,
也好明确方向,我也希望若干年后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结构工程师,在设计领域可以独挡一面。
我在的结构设计部门有几个总工,我跟2个人干的比较多,分别叫A,B吧。A工40多岁,B工50多。
A工本科毕业的学校比较好些,是个名牌,现在是1注,怎么说呢,也许现在名牌学校出来的人不少,那是后来教育扩招的结果,要说几十年前考上那个名牌,我想,智商还是可以的。可能年纪也比B工小些吧,做项目的胆子比较大,先不说他设计的东西是保守还是不保守,反正就是做大做小他都敢做,一般我们做他的项目都是校对仔细看看图,到他那审核10分钟就看完了,而且给设计人员自己做决定的空间也比较大,一般不会让人大动图纸,当然了,大家也知道的,这样比较容易出工作效率。我呢,直到现在也没琢磨出他的这些做法(胆子偏大)是基于对规范的高度熟悉,理解,对实际工程的经验水平很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真正把规范吃透了,可以临驾于规范之上还是他只想赚钱,偶尔拍拍脑袋也没关系。
说起A工的人品和口碑,单位是没有人说个“好”字,说他太贪,有好事绝对自己来,有坏事绝对躲的远远的。也就是这个原因,虽然我知道跟他做我可以赚的比现在多很多,但是我还是不太敢跟他做项目,因为万一项目有什么问题,他绝对会往我们身上推的,我们毕竟年轻,没有经验,没有一个好总工罩着也不行啊。当然他赚的比谁都多,也把最大的领导笼络的好好的。他自己说人家说他是嫉妒他的业绩。
B工就完全和他相反,胆子很小,跟他做东西时常教育我们要保证安全,安全。。。出来的学校也不怎么好,50多岁的人了,在单位做了一辈子,兢兢业业,也没赚到A工一半的钱吧,表面上看比A工少了个注册,以前我们也跟他聊聊,让他也去考,他说哎呀算了,我现在考也没什么意思。说来也是,50多了,考试毕竟还是年轻人体力好,记性好,容易些。不过他和A工在单位一样有项目经理资格的。他看图很认真,有时候能看出来很小的图面问题,比如2级钢筋我们不在意画的表示1级钢筋的弯钩形式,他都一一圈出来。但是保守,保守是确实的,比如:独立基础(一些小支架的基础)其实是可以受拉的,也就是地基反力分布出现三角形,但是受拉面积不超过15%就可以了,但是他不允许出现。曾经也有人说他那么保守是他对自己做的东西没底,他也跟我们说什么施工队农民工什么也不懂啊,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啊,提条件专业(工业建筑的特殊性,需要辅助专业提荷载条件)荷载自己都提的稀里糊涂的啊之类。。。可以这么说吧,跟他做多了,我胆子也渐小,哈哈。。。。大家想啊,他自己都赚的很少,跟着他我们自然也很少,不过稍微安心一些,项目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因为碰到有挑战性的,条件不清楚,担着风险摸索前进的那种项目他干脆就不接,不做。。。B工对我挺好的,可是性格决定命运啊,总这样我想对我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
就这样,大多我还是跟B工做,A工好几次有挖我跟他的想法,也谈过,哎,我想我还是胆子不大吧,我还是没有拼一把,而且总工之间总有争斗的,我这么跟了A肯定也得罪B,而B在院里也举足轻重的。很多事情A工还是得给他个面子,买他帐的。所以A的大胆还是有人适当约束他的。
今天,我在这里用这么长的篇幅把这种情况写出来是因为前几天,A工又跟我做了一次长谈,这次谈话由一个小项目抛砖引玉的引起,我想“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就是做了一个小房子(A工的项目),6度区的单层框架,怎么说呢,我就不说的那么具体了(坛子里也许有同事哦,哈哈),做结构几年后的也都知道,6度区的单层框架基本可以随便弄弄吧,当然我这是句不负责任的话了,也就是让大家明白个意思呵呵,做工程还是要认真谨慎的哦,别说我误导刚入结构界的少年啊,哈哈。这个小房子呢,有一些小东西我没有走规范的底线,就是大于规范做的,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我也没觉得大到浪费的地步,就是正常范围。A工就跟我谈,说浪费了,说我们虽然不是总承包,但是要象做总承包一样对待,要把浪费的当自己的那样对待。说他们现在的项目组里(所谓项目组就是常跟他做的)做的什么什么很轻巧,钢结构应力用到0.9几,意思就是这样做业主不会开口喊,也体现了我们的设计水平。还举了N个例子:1.某某设计的小房子,业主来句,可以抗20级地震了。。。(意思是人家设计水平低);2.某某设计的小钢棚子(堆堆货,都不需要维护结构的东西),屋面梁套到1/400饶度里去控制,能不大吗。。。(意思就是有些不需要套到规范里去的东西就不要套)。。。最后总结不忘来一句:当然,安全永远还是第一的。
我可以肯定和赞扬A工的很多做法和说法,我也知道,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一定是临驾于规范之上,做出来的东西是经济合理的。但是我想,如果很多东西都走规范的底线,那么担的风险势必很大,也许你做100个,99个没问题,一个有问题你也臭名远扬了。概率概率啊,概率理论永远适用。。。。做事情的习惯,方式,态度永远决定了结果。。。。
就在我要结束此帖的时候,插2个题外话,07年底雪下的狂大无比,很多钢结构屋面都出现檩条的扭转变形了,甚至还有完全破坏的,那年的积雪荷载肯定大于规范值了。B工说你看看,咱们弄的东西没有一个有问题的,没有一个现场,一个业主打电话来说有问题,很自豪,很安心,睡觉很甜蜜,哈哈。。。A工的现场有几个檩条出现扭转变形了,打电话来去现场处理,那会跑工地很勤,当然也没出大事是了,都能解决。这件事情也给我感触很深,哎,我们的设计啊,矛盾啊。。。。刚参加工作时候认识一个老工程师,现在退休好几年了,我蛮崇拜他的,算什么东西手算,从来不找参考书,随便抽点纸给我写几大张,顶多翻书找点系数,查查表格,理论基础相当强,概念相当清楚,做东西很节省,算多大配多大。退休前做了个构筑物有大裂缝,算事故了,后来砸了,那个工程施工质量也有问题。我觉得3个原因:1.设计本来就节省2.施工质量超差3.这个东西也不太适合用混凝土做,方案也不妥。多重原因造成工程失败。当然说话的也就多了,也算设计生涯一个败笔,我也不多说了。可是我了解这位前辈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我对他充满了崇敬,他在我心中永远是一位优秀的结构工程师。
就说这么多了,结构界的前辈们,大家都来聊聊吧,给我点建议,也说说你们自己的情况,呵呵。。。让我们结构界的人才快点成长起来吧。。。。

全部回复(1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思行
    思行 沙发
    A工是有水平的。
    我遇到过那样的人,你觉得他不仔细,你跟他干你仔细点就可以了。几十年的大雪,檩条出问题,又是车鹏仓库之类的有什么关系。但你在原则上出点错我想他马上能逮到。
    他一份图看几眼,全是要命的几眼。
    2010-02-26 16:26: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dqt
    jdqt 板凳
    真是一个好贴啊!
    2010-02-26 16:11: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讨论:碳纤维加固框架梁计算实例

由于改变功能增加荷载,原框架梁需要加固。验算后增加荷载后,原梁支座负筋富裕能满足承载力要求,但梁底钢筋不够。想采用碳纤维加固梁底,但由于原梁支座负筋太大,计算表明不适合用碳纤维加固。现在把计算过程公布,想请各位大侠看看是否计算有误或是参数选择不对,抑或是只能选择别的加固方式,请大家帮忙指正!以下是计算过程: 期望的加固后的梁底抗弯承载力为716.00 kN•m 期望的加固后的梁底抗剪承载力为541.00 kN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