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地图片 \ 西南调水大西北(1):调两条黄河到大西北

西南调水大西北(1):调两条黄河到大西北

发布于:2009-03-09 11:42:09 来自:施工技术/工地图片 [复制转发]
| 我的首页 繁体 简体ccjd的博客博客广场拍客广场音乐广场评论广场收客广场文章 | 播客 | 相册 | 音乐 | 圈子 | 收藏 | 好友 | 留言 | 加入链接 | 加入收藏 | 复制地址重21世纪震惊世界的最宏伟工程,将改善近半个中国的环境(二):调两条黄河的水到大西北 世界上曾有人预言:“21世纪,将爆发水的战争”。不管这语言是否正确,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的确 已成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解决好水的问题,做好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充分利用,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的一件大事。

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从每平方千米的水资源量来看,大西北仅6万立方米,而西南达50万立方米,西南是大西北的近9倍。同样,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西南的西藏超过20万立方米,而西北的宁夏仅210立方米,仅及西藏的千分之一。

大西北是全国最干旱的地区,全国沙漠面积的90%以上,都集中在大西北。这些地方海拔高程绝大多数在2000米以下,像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有近40万立方千米的沙漠均在1500米以下。那里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只要有了水,沙漠可改变成富饶的绿洲。水资源贫乏,已成为大西北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而西南的西藏,除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中下游河谷外,海拔高程大多在4000米以上,丰富的水资源,除了灌溉少量的土地外都白白流出国境。如果能将西南的水资源调到大西北,那将从根本上改变大西北严重干旱缺水的面貌,也使西南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现在西部大开发为此创造了最好的历史机遇,西南调水到大西北已不再是梦想。

二、从西南调两条黄河的水到大西北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即从长江调水到北方,并提出东中西3条线路。其中西线从长江上游河源地区,即金沙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上游的甘孜河、大渡河上游的脚木足河等,通过引水和提水相结合的方式调水至黄河上游(达日河段),调水量近200亿立方米,仅能解决西北少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整个大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依然无法解决。近几年,有人提出扩大调水范围的设想,即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上游扎曲河等河流,通过提水河引水相结合的方式,调水至黄河上游,调水量增加450亿立方米,加上西线调水,调水总量不过650亿立方米,这与大西北改造沙漠等巨大的用水需求仍然相差甚远。

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仅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总的年水量就达4971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三峡年水量的1.1倍。其中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是国际跨境河流,总的年水量达2770亿立方米(国境内,文中所述同),占6大江河总的年水量的56%。仅雅鲁藏布江就大1396亿立方米,占6大江河总的年水量的近30%,是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要解决大西北严重干旱缺水的问题,必须突破以往力求调水线路最短的模式,将调水河段从河源地区,移向河流下游干流,并绕过距离近、地势高的黄河上游达日河段,引水到大西北。这样调水线路虽然加长,但使年调水量达到1200亿立方米左右,超过两条黄河的水量,比南水北调扩大调水方案的调水量,几乎增加一倍。其中,从三条跨境河流中调水近900亿立方米,占三江总水量的近1/3,约占6大江河总调水量的3/4。从雅鲁藏布江调水600多亿立方米,占该河年水量的40%以上,超过6大江河调水总量的50%(详见《人民黄河》2003年第1期第11页“西南调水大西北设想”)。这样既基本满足大西北改造沙漠等巨大的用水需求,又开发利用了一部分目前仍白白流出国境的水资源。这一新的调水设想,即是西南调水大西北设想方案。



系统分类: 科技 个人分类: 默认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新华网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上一篇:21世纪震惊世界的最宏伟工程,将改善近半个中国的环境(一):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下一篇:21世纪震惊世界的最宏伟工程,将改善近半个中国的环境(二):从西南调两条黄河的水到大西北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地图片

返回版块

50.19 万条内容 · 3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4):西南调水大西北---形势逼迫我们尽快作出新的决策

[b]形势逼迫我们尽快作出新的决策 作者:陈 昌 杰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已相继动工、进入实施阶段,唯有西线工程,虽然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初步设想,现在规划方案已经审定,但根本不能解决大西北缺水问题。近几年来,虽然有不少人提出异议,甚至有人提出新的具体的宏伟设想,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始终停留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水平上修修补补,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可时不待我,国际水资源开发形势逼迫我们尽快做出新的决策,不然,我们真可能要后悔莫及、愧对子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