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地图片 \ 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4):西南调水大西北---形势逼迫我们尽快作出新的决策

重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4):西南调水大西北---形势逼迫我们尽快作出新的决策

发布于:2009-03-08 11:40:08 来自:施工技术/工地图片 [复制转发]
[b ]形势逼迫我们尽快作出新的决策

作者:陈 昌 杰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中线已相继动工、进入实施阶段,唯有西线工程,虽然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初步设想,现在规划方案已经审定,但根本不能解决大西北缺水问题。近几年来,虽然有不少人提出异议,甚至有人提出新的具体的宏伟设想,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始终停留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水平上修修补补,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可时不待我,国际水资源开发形势逼迫我们尽快做出新的决策,不然,我们真可能要后悔莫及、愧对子孙。

1、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学习点什么吗?
提起我国的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不禁使我联想起印度的“内河联网专项工程”。印度的内河联网专项工程(以下简称“专项工程”),就是通过修建引水渠,将印度各主要河流联成网。实际上主要是将印度的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大水系连成一体,共须修建引水渠37条,总长约900余千米,配套灌溉水渠总长12500千米,拟建大坝32座,搬迁人口300余万,估计总投资1100亿美元,以解决印度东南部的缺水问题。工程建成后,可向缺水地区输水1730亿立方米,大大缓解598个县的旱情和83个县的涝灾,灌溉农田约5亿亩,解决150个县城和首都新德里的饮用水短缺问题。

关于这项宏伟工程,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就有人在专业杂志上提出探讨,1980年成立了“专项工程”工作组,专门研究这项工程,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瓦杰帕依执政时期,却加快了步伐。2002年8月,政府下令、近期完成可行性报告,部分工程可先行上马,争取10年建成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印度的财力只及我国的1/3,竟有如此大的气魄,令人深感震惊。10年建成耗资1100亿美元的工程,平均每年投资110亿美元,这对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确非同小可。为了弥补国内自筹资金不足,甚至不惜准备对外借贷。当然,这种做法未必可取,但其精神,的确令人感叹。相比之下,我国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在是太保守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学习点什么吗?

:hug: 2、难道15年后的中国就无法办到吗?

我国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现在审定的规划方案、调水量仅170亿立方米,引水量及效益,均只及印度“专项工程”的十分之一,根本不能同印度的“专项工程”相比。就是本人提出的西南调水大西北设想工程(原载《人民黄河》2003年第1期《西南调水大西北初步设想》,也显得有些保守。但就是这个保守的设想,有些人却认为“投资巨大”,是“不切实际”的调水工程。

西南调水大西北设想工程,从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各主要江河调水(其中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是国际跨境河流),全部采用隧洞引水到大西北,须开凿隧洞24座,全长1311千米。须建大型调节水库8座,总库容约700亿立方米,可调水1200亿立方米左右(从三条国际跨境河流中调水近900亿立方米),从根本上解决大西北缺水问题;可灌溉耕地3.2亿亩,其中改造沙漠为耕地2.5亿亩,可解决一亿人口的生活用水问题,此外,还可补水林地及草场,为三北防护林的西北部分的最终完成,提供水源保障;使荒漠广布的大西北变成山川秀美的塞外江南,使我国近一半地区的气候及空气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本工程的灌溉效益,虽然不如印度的“专项工程”,但由于该工程的供水灌溉,可净增2.5亿亩耕地和3.0亩林地及牧地,根本上改变大西北沙尘暴肆虐的局面,它的环境效益是印度“专项工程”无法比拟的,像这样有如此巨大面积的环境改善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该工程虽然艰巨,但长隧洞施工,现在已有大型掘进机,等到15年后,更不是什么技术难题。至于其它问题:如某些人提到的地质问题、环境影响(本方案是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等等问题,都可以像象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那样、通过工程的前期工作一一加以解决。同时、它投资虽然巨大,但可以分期投资,分期施工,分期受益。计划2020年前后动工,分三期完成,总工期30年,初步估计工程静态总投资6900亿元,加上西北灌溉配套工程的投资,也不过13200亿元。平均每年投资不到印度“专项工程”的1/2。如果按各自工程总投资占其开工年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计算,还不到印度“专项工程”的1/10。为何印度现在就想办到的事,15年后的中国就无法办到呢?

3、仅作规划,花钱少,一举多得

印度的“专项工程”,由于引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该河上游,就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的水,直接影响处于两河下游的孟加拉国的旱期用水,因而引发印、孟两国水资源之争。孟加拉国就此事向印度提出交涉的同时,还呼吁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共同抵制。但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在雅鲁藏布江还未作过有关水资源利用的全面规划,谈何抵制?

现在的重要问题是,雅鲁藏布江等三条国际跨境河流,究竟有多少水资源可供利用,我们究竟需要利用多少水资源,须采取何种工程措施等等,由于没有开展水资源利用的全面水利规划,现在还说不清楚。单从西南而言,这部分水资源,能利用的都只要极少部分,但放眼全国,这部分水资源就太宝贵了。估计单从雅鲁藏布江,可利用的水资源就达600亿立方米,如果包括怒江、澜沧江,可达900亿立方米左右,接近两条黄河的水量。如果按全国人口平均,每年人均可达70立方米,相当于目前城镇人均年生活用水量的两倍,而且是高质量、无污染的水,难道还有比这更宝贵的吗?要知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其中,北方有七个省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甚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分之一。如果不利用这部分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入他国,那意味着什么?

当然,如果我们确实永远不需要这部分水资源倒也罢了,尚若有朝一日,三十、五十年后,我们又需要这部分水资源,想搞这项工程,别国就可能提出抗议。因几十年后,其他国家在下游已建各项引水工程,别国认为影响他的用水,到那时我们就很被动。如果我们现在能高瞻远瞩,尽快着手规划这项调水工程,我们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即使三五十年后,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无法实施这项工程,我们也通过规划摸清了“家底”,提出了科学的利用国际跨境河流水资源的调水规划,并以此作为国际上水资源分配谈判的依据,维护我国在水资源分配方面的正当权益,也为子孙后代在水资源开发方面留下发展空间。同时,由于我国有了这一调水规划,下游各国在兴建引水工程时,不得不考虑上游中国的引水计划,这就从客观上遏制了在国际跨境河流上、水资源开发方面的违规行为。由此可见,现在不是该不该开展西南调水大西北工程的规划问题,而是国际水资源开发形势所逼,需要我们尽快开展这项规划工作。更何况规划工作,所需经费很少。对这样花钱少,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4、结论及建议

我国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虽然规划方案已经审定,但它无法解决大西北的缺水问题。况且西线工程均在海拔高程3500米左右,且处于长江河源地区,对环境影响甚大,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西南调水大西北设想工程,均在海拔高程3000米以下,相对来讲,对环境影响较小。更重要的是,它能从根本上解决大西北的缺水问题。以前没有与国外工程比较,总认为它投资巨大、难以实现。现在与印度“专项工程”相比,该工程年均投资少,占开工年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小,特别是淹没搬迁更少,而它总的年经济效益超过3000亿元,尤其是它的环境效益,更是印度“专项工程”无法比拟的。对这样的工程,就是再大的工程投资也值得兴建,因为相对它的巨大效益,钱的确花得“值!”。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由于某些人认为它“工程艰巨”、“投资巨大”、“不切实际”,就不去碰它,这显然是目光短浅的表现。要知道,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水资源异常贫乏的国家来说,随着人口的增加,将来只会更加宝贵。特别是在今后,国际间对水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对这样一个关系到900亿立方米水资源得失的宏伟工程,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正如前所述,我们仅作花钱少的规划工作,就可以一举多得,变被动为主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立即开展西南调水大西北设想工程的规划工作,力争在印度“专项工程”全面动工之前,提出规划报告。的确,现在是国际水资源开发形势逼迫我们尽快作出上述决策,我们只有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才是我们唯一明智的选择。否则,我们将坐失良机,真可能要成为历史的罪人。
2004年12月于德阳
*作者简介: 陈昌杰 (1938—),男,湖北孝感人,高级工程师。


[ 本帖最后由 ccjdi 于 2012-8-31 11:09 编辑 ]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cjdi
    ccjdi 沙发
    水资源共享是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
    2010-06-13 11:44: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abw822
    abw822 板凳
    偶不懂国际法如何规定水资源.
    但在我国领土内引水, 用的水是我国集雨面积上的, 关印度何事?他也可以取用他们控制流域面积的雨水啊? 就象中东那些国家的石油为什么不分我们一部分一样嘛.
    这是对付印度\越南这些敌视我国的家伙的好办法
    2009-04-01 14:48: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地图片

返回版块

50.19 万条内容 · 3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深圳200米高楼施工电梯自卸照片(二)

深圳200米高楼施工电梯自卸照片(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